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辞采石远,北背乞银深。
碛路虽多险,江人不废吟。
雕依孤堠立,鸥向迥沙沈。
因共边人熟,行行起战心。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战事的心境图画。"南辞采石远,北背乞银深"两句,通过对比南北方向的地理特征,营造出一种边疆地带的荒凉与遥远感。"碛路虽多险,江人不废吟"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依然坚持创作的决心与热情。
"雕依孤堠立,鸥向迥沙沈"两句中,“雕依”指的是雄鹰,或许象征着边塞军人的英勇与坚定;“孤堠立”则描绘出边疆城堡的孤独与坚固;而“鸥向迥沙沈”中的水鸟在沙滩上嬉戏,可能隐喻着战事即将来临时的短暂宁静。
最后,“因共边人熟,行行起战心”则透露出诗人与边疆人民相处日久,共同面对外敌威胁,内心涌动起保家卫国的决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战争氛围的交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意识。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步都铸就了历史的痕迹,也激发了诗人对战事的深刻反思。
不详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西顾伊兰近,方惊滞极边。
水随空谷转,山向夕阳偏。
碛鸟多依地,胡云不满天。
秋风动衰草,只觉犬羊膻。
远役与归愁,同来渭水头。
南浮应到海,北去阻无州。
楚雨天连地,胡风夏甚秋。
江人如见问,为话复贫游。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平芜望已极,况复倚凌歊。
江截吴山断,天临楚泽遥。
云帆高出树,水市迥分桥。
立久斜阳尽,无言似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