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大功德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首句“第一湖山大布金”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寺院所处环境的优美,仿佛黄金铺满山湖,展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景象。接着,“当时松柏郁森森”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松柏茂盛,郁郁葱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月明高下楼台影,风静东西钟梵音”两句,通过月光下的楼台倒影和静谧中的钟声梵音,进一步渲染了寺院的神秘与庄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苔上穹碑春寂寂,草荒行殿昼沈沈”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痕迹。苔藓覆盖的古老石碑在春日里显得格外寂静,荒草丛生的殿堂在白昼中沉寂无声,这些细节都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
最后,“劫灰易见如弹指,独倚雕栏感慨深”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深深感慨。短短的时间如同弹指一挥间,历史的烟尘与遗迹却历历在目,让人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整首诗通过对大功德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