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北望诗

登楼传昔赋,出蓟表前闻。

灞陵忽回首,河堤徒望军。

兹焉聊回眺,极目杳难分。

一水斜开岸,双城遥共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首句“登楼传昔赋”,点明了地点和行为,暗示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回顾往昔,抒发情感。接着,“出蓟表前闻”一句,可能是指诗人回忆起从前在蓟地的经历,或是听到关于蓟地的故事,引出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灞陵忽回首,河堤徒望军。”这两句通过“回首”和“望军”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眷恋以及对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的思念。灞陵和河堤都是历史上的重要地点,这里被赋予了更深的情感色彩,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兹焉聊回眺,极目杳难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暂时放下思绪,回望四周的景象,试图从远方的景色中找到一丝安慰。然而,眼前的景色却难以分辨,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一水斜开岸,双城遥共云。”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一条弯曲的河流与岸边形成斜线,两座遥远的城市与天空中的云朵相映成趣。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楼远眺所见之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骚客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登琴台诗

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

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

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

由来递相叹,逝川终不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饯别诗

行乐出南皮,燕饯临华池。

箨解篁开节,花暗鸟迷枝。

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徒命衔杯酒,终成悯别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别诗

行行异沂海,依依别路歧。

水苔随缆聚,岸柳拂舟垂。

石菌生悬叶,江槎流卧枝。

烛尽悲宵去,酒满惜将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晚景出行诗

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

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

飞凫初罢曲,啼乌忽度行。

羞令白日暮,车骑郁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