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行异沂海,依依别路歧。
水苔随缆聚,岸柳拂舟垂。
石菌生悬叶,江槎流卧枝。
烛尽悲宵去,酒满惜将离。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情的珍视。首联“行行异沂海,依依别路歧”以行走的步履和道路的分歧,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与无奈。接着,“水苔随缆聚,岸柳拂舟垂”两句,通过水边苔藓围绕缆绳、岸边柳条轻拂船身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伤感的氛围。颈联“石菌生悬叶,江槎流卧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别后的孤独。尾联“烛尽悲宵去,酒满惜将离”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对离别的不舍,通过蜡烛燃尽象征夜晚的离去,酒杯满溢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送别时复杂的情感体验。
不详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
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
飞凫初罢曲,啼乌忽度行。
羞令白日暮,车骑郁相望。
杨柳叶纤纤,佳人懒织缣。
正衣还向镜,迎春试卷帘。
摘梅多绕树,觅燕好窥檐。
只言逐花草,计较应非嫌。
珠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
花风暗里觉,兰烛帐中飞。
何时玉窗里,夜夜更缝衣。
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
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
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
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