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贞壮失子

意外惊闻汝失儿,前书曾谓已胜医。

庸知一子天终夺,此事十年吾所悲。

来日艰虞应自惜,大伦朋友岂能遗。

北来好及榴花放,只怕重题旧苑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忽然听说你失去了儿子,之前信中还说他已经痊愈。
谁能料到上天最终还是带走了他,这件事十年来我一直感到悲伤。
未来的日子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亲情友情怎能轻易舍弃。
我期待着北方的石榴花开时你能来,只是怕那时又勾起我重提旧园的哀诗。

注释

失儿:失去孩子。
曾谓:曾经认为。
庸知:谁能料到。
大伦:重要的伦理关系,如亲情、友情。
榴花:石榴花,象征着生机和美好。
旧苑诗:过去的哀伤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慰贞壮失去孩子的深切哀悼和同情。诗中的意境沉郁,语言质朴而富有情感。

“意外惊闻汝失儿”两句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惊讶和悲痛,"前书曾谓已胜医"则透露了孩子曾经因为病重但被治疗好转的希望,现在却不幸夭折,给人以深刻的挫败感。

“庸知一子天终夺,此事十年吾所悲”表达了对失去独子的无奈和长久的哀伤,"此事"指的是孩子的早逝,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极大的不幸。"十年"可能是时间上的泛指,也可能是特定事件发生后的回忆。

“来日艰虞应自惜,大伦朋友岂能遗”则转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珍惜生命的信息,诗人通过这两句劝慰朋友要更加珍爱自己,因为大自然中的生灵是宝贵的,友情也是不可轻视的。

最后,“北来好及榴花放,只怕重题旧苑诗”则表达了希望能够在美好的时节里相聚,同时也担心再次提起过去的悲伤经历会重演往日的忧伤。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失子之痛和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袁季九师(其一)

俯仰十四年,今朝始一恸。

问居得噩耗,杀身讵为痛。

所哭知我者,遇我不以众。

乃无国士报,敛恨隔幽洞。

形式: 古风 押[送]韵

哭袁季九师(其二)

节也少孤露,得师良独艰。

弱冠事简岸,闻道饥忘还。

论文惟先生,深宁于文山。

生平北面拜,至今非人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哭袁季九师(其三)

乱后得一见,滇归出港屿。

诒书戒夙约,中夜叩逆旅。

苍然侍摄照,海日动眉宇。

岂知修谒初,已是永诀许。

形式: 古风

哭袁季九师(其四)

百思所报难,一瞑此何救。

世衰论出处,不辱副期厚。

馀生未可卜,斯志窃自守。

重泉若有知,忾忾见左右。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