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应寺

崒嵂三峰带白湾,谁开兰若翠微间。

竹林云懒禅心定,草径苔荒屐齿斑。

天入碧岚成玉宇,鸟飞青嶂出尘寰。

此中即是蕊珠境,遮莫閒吟一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峻峭的三座山峰环绕着白色海湾,是谁在青翠的山色中开辟了寺庙?
竹林中的云雾悠闲,反映出禅心的平静,草径上长满青苔,木屐踩过留下斑驳痕迹。
蓝天与翠绿的山峦相接,仿佛形成一座玉宇琼楼,鸟儿从青翠的山嶂中飞出,超脱尘世的喧嚣。
这里就是仙境般的蕊珠之地,不妨悠闲地吟诗,借此舒缓面容。

注释

崒嵂:形容山势峻峭。
兰若:寺庙。
翠微:青翠的山色。
禅心:佛教修行者的心境。
屐齿:木屐的齿痕。
斑:斑驳。
碧岚:碧绿的山岚。
玉宇:玉制的宫殿。
尘寰:尘世。
蕊珠境:神话中的仙界。
遮莫:不管。
解颜:舒展眉头,放松心情。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游酢的《游宝应寺》描绘了一幅山中禅寺的静谧景象。首句"崒嵂三峰带白湾",以峻峭的山峰和清澈的溪流相映,展现出自然的壮丽。"谁开兰若翠微间"则点明了寺庙隐藏在青翠山色之中,显得幽深而神秘。

"竹林云懒禅心定"通过描绘竹林与悠闲的云朵,传达出僧侣们内心的宁静与禅定。"草径苔荒屐齿斑"进一步描绘了寺内环境的清幽,小径上的苔藓斑驳,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天入碧岚成玉宇"将蓝天与山岚融为一体,犹如仙境,"鸟飞青嶂出尘寰"则借鸟儿穿越青山的意象,暗示出寺外世界的喧嚣与这里的超然。最后两句"此中即是蕊珠境,遮莫閒吟一解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尘世、如仙境般的寺庙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这里可以暂时忘却烦恼,舒缓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宝应寺的自然风光和禅修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心灵净化的向往。

收录诗词(18)

游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韦深道寄傲轩

早付閒身老故乡,青松成径菊成行。

支颐独坐心遗念,坦腹高吟兴欲狂。

瓮下却应嗤毕卓,篱根遥想对羲皇。

乘风破浪门前客,试问浮家有底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日山行有感

十里桥西别有天,青山欲断翠云连。

园林寂寂鹿为友,野服翩翩儒亦仙。

风咏舞雩正此日,雪飘伊洛是何年。

追寻往事顿成梦,回首春光倍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廌山书院

三十年来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

门前獬廌山常在,只恐儿孙不读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接花

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

花小可使大,子小可使繁。

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

自矜接花手,可夺造化权。

众闻悉惊诧,为我屡叹吁。

用智固巧矣,天时可易欤。

我欲春采菊,我欲冬赏桃。

汝不能栽接,汝巧亦徒劳。

雨露草必生,霜雪松不死。

有本性必生,亦时雨与之。

所遭有变易,是亦时所为。

时乎不可违,何物可违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