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嗟

丈夫行藏不自主,坐使儿女悲别离。

心知世事绝难挽,拂衣当去何迟迟。

龙州北望山参差,双溪合流来贯之,一雨三日溪愈驰。

扁舟散发赴所期,君可去矣今其时。

神色惝恍行水湄,溪山笑人留何为。

彼留子嗟何人斯,嗟非吾徒谓我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丈夫的视角,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决绝。首句“丈夫行藏不自主”,揭示了主人公对命运无法掌控的感慨,暗示了即将面临的离别。次句“坐使儿女悲别离”则直接点明了家庭的牵绊和离别的痛苦,儿女的悲伤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

“心知世事绝难挽”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明白无法改变既定的命运。然而,“拂衣当去何迟迟”又展现出他内心的挣扎,尽管知道离开是必须的,但行动上却显得犹豫不决。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龙州的景色,用“山参差”、“双溪合流”、“一雨三日溪愈驰”等意象,寓言了诗人即将启程的旅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决心的坚定。

“扁舟散发赴所期”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即将独自离去的情景,而“君可去矣今其时”则是对同行者的鼓励,希望他们能理解并接受这个决定。

最后两句“神色惝恍行水湄,溪山笑人留何为”,通过诗人恍惚的神情和溪山仿佛在嘲笑他的犹豫,进一步强调了离开的决心。同时,诗人也借此自问:“彼留子嗟何人斯,嗟非吾徒谓我谁?”这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也是对留恋者疑惑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孤独前行的决绝。

整体来看,这首《子嗟》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主人公面对人生变故时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孟莼孙新著广西边事旁记

龙江波似箭,一夕下邕州。

稍转苍梧棹,遂乘南海流。

行歌具区薮,归隐海藏楼。

欲问来南录,名山属孟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偶作(其一)

解兵如息阴,去官即飞举。

归山养须髯,猿公是吾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偶作(其二)

一落南荒忽至今,满腔幽恨独沈吟。

乱山围绕真何益,难阻龙江北去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答孟莼孙见赠二诗

希仪事在《广右录》,藤峡乱详《炎徼》篇。

今代毗陵有孟子,欲追田氏轶荆川。

能忘新旧学不俗,一泯穷通骨已仙。

老我无闻身可隐,看君《旁记》日流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