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其二)

最是台衡地,寻常莫浪跻。

安危堪借箸,献替始通闺。

欲遇能无巷,不言还有蹊。

一辞轻倒屣,谁复问云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娄坚的《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其二)》描绘了作者对于台衡之地的深沉思考。"最是台衡地",这里的"台衡"通常指朝廷中枢或重要的决策位置,诗人强调这个地位的重要性。然而,他告诫不要轻易涉足,"寻常莫浪跻",暗示要谨慎对待权力,不可随意追求。

"安危堪借箸",以筷子比喻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表达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献替始通闺","献"指进献意见,"替"指替代,意味着参与决策的人应该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深入的思考。

接下来,诗人指出即使在困境中,也并非无路可寻,"欲遇能无巷,不言还有蹊",暗示即使在看似无望的情况下,也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最后两句"一辞轻倒屣,谁复问云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轻易放弃责任、忽视底层人民疾苦的人的批评,他们连鞋子都懒得放下去关心民间疾苦,无人再会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

整首诗寓含着对权位的敬畏、对决策者的责任感以及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3)

娄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其三)

中台遣重臣,仗钺抚齐民。

东压沧波涨,西通楚塞轮。

风清驱黯尽,泽普活枯匀。

不是寻常寄,威棱即抚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其四)

从来骢马使,案牍不胜烦。

今日闻清暇,移时对簋飧。

所由堪倚办,一览可平反。

却笑埋轮者,如何有戴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其五)

肃皇曾赫怒,授戟爪牙臣。

筹策无衡敌,艰危不顾身。

饮流收众捷,行间散多狺。

借问今戎吏,谁堪与等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其六)

决策先皇日,于兹五十秋。

和戎诚有利,谋国渐成偷。

西挫榆林塞,东摧辽水朝。

不知今制阃,谁是范韩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