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倚阑正尔受斜阳,细雨霏霏渡野塘。
本为柳枝留浅色,却教梅蕊洗幽香。
小沾蝶粉初何惜,暂涩莺声亦未妨。
造物无心宁遍物,凭谁闲与问东皇。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傍晚时分,诗人倚靠栏杆欣赏斜阳余晖,细雨轻洒在野外池塘的景象。诗人观察到雨滴不仅给柳树染上淡雅的颜色,还洗净了梅花的幽香。他并不介意雨滴使蝴蝶翅膀沾湿,暂时减弱了黄莺的歌声,因为大自然的无心之举却带来了别样的生机。诗人感叹造物主的匠心,无心而万物得润,却无人能向主宰春天的东皇询问这奇妙的过程。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的韵味和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感慨。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春愁无处避,春雨几时晴。
黯黯阴连月,萧萧滴到明。
窗昏减书课,弦缓咽琴声。
何以娱幽独,新醅手自倾。
药炉茶灶淡生涯,听雨犹能惜物华。
蘸岸顿添三尺水,沾泥不贷一城花。
闲摩病眼开书卷,时傍危栏弄钓车。
稚子孤行八千里,喜闻炊熟可还家。
午夜听春雨,发生端及期。
世忧殊未艾,天意固难知。
士节承平日,人材南渡时。
后生闻见狭,抚枕叹吾衰。
春阴不肯晴,春雨断人行。
惨澹柴荆色,萧条鸡犬声。
香分豆子粥,美啜芋魁羹。
犹胜梁州路,蒙毡夜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