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承举所作的《丹阳道中》。诗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丹阳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丹阳两日驿,贱子十年游”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诗人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了两天,而他的人生旅程却已长达十年。这里的“贱子”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谦逊自省,同时也暗示了他在世间的渺小与孤独。
接着,“蹭蹬身将晚,飘零鬓易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感叹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仿佛即将步入晚年,而岁月的流逝使得他的鬓发也早早地染上了秋霜般的白发。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山川怀旧迹,花鸟识新愁”则将诗人的思绪从个人的情感转向了自然界的景物。山川河流承载着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而花开花落、鸟鸣声声似乎也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忧愁。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趁此浮东海,无人与借舟”表达了诗人面对未来时的迷茫与无助。他想要像海上的船只一样,乘风破浪,但又感到孤独,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或事物。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