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面见达官,强附终不近。
人之所以然,盖我无令闻。
安富是其时,尊荣本其分。
只合坐茅庐,灰堆埋牛粪。
这首诗《老面》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反映了对社会阶层差异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老面见达官,强附终不近。”描绘了一幅年迈者试图接近权贵却始终难以接近的画面,形象地展示了社会地位的隔阂与不平等。接着,“人之所以然,盖我无令闻。”指出人们之所以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是因为他们各自拥有的声望和影响力不同,暗示了社会评价标准的复杂性。
“安富是其时,尊荣本其分。”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社会秩序的合理性,认为富贵和尊荣是根据个人所处的时代和自身条件应得的,体现了对社会规则的一种认同。然而,紧接着的“只合坐茅庐,灰堆埋牛粪。”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秩序的不满,暗示了对于简单生活和平凡价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价值追求的深入思考,既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袖手坐春昼,渊渊古井水。
倦漉渊明巾,姑隐子綦几。
沉冥极颠末,昭彻贵表里。
裕矣得失心,隘哉洗其耳。
收息卧晓枕,鸦声报天明。
一檐隔市尘,便有嘈杂声。
今晨雪如何,云何蝗不生。
且愿蝗不生,明年谷价平。
僧窗耿清灯,秋虫入虚听。
风收松声回,夜息人籁定。
清明养我神,湛寂见我性。
万有虽自然,唯乐独也正。
寒灯梦初觉,危坐收此心。
心亦合自收,无念即清深。
举足尘埃起,盈颠霜雪侵。
枯禅缚意马,练养无胎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