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放舟金山》由清代诗人张曾虔所作,描绘了长江壮丽的景色以及乘舟游览金山的体验。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首句“长江万里岷峨通”,开篇即以长江的辽阔与岷峨山脉的连通,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接着,“奔涛滚滚流向东”描绘了长江水势的磅礴与奔腾不息,展现出一种力量与动态美。
“众流趋海下京口,吞吐日月连苍穹”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长江的气势与日月星辰相联系,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更深远的意义。接下来,“天堑奔腾壮南纪,屹然一柱当其冲”则通过“天堑”与“一柱”的对比,强调了长江作为天然屏障的重要性和壮观景象。
“作镇南徐压江表,混茫一气排寒空”两句,将金山置于长江的背景之下,凸显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与重要性。随后,“金枝翠羽忽照耀,飞来琼岛悬当中”以金碧辉煌的景象,描绘了金山的瑰丽与神秘。
“有时天吴肆狡狯,中流跳荡惊鱼龙”通过神话传说的融入,增添了诗作的奇幻色彩,同时也表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广陵之涛古来绝,拍手大叫开心胸”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的激动与喜悦。
“我来击楫乘长风,随波一叶凌飞鸿”展现了诗人乘舟游览的自由与洒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月落参横乍回首,朝阳遥挂扶桑红”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象的变化,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最后,“云路迢迢下鹳鹤,天门隐隐蟠云松”以鹳鹤飞翔、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颇欲寻幽支短筇,杨帆何事行倥偬”表达了诗人渴望深入探索自然的愿望,同时对忙碌生活的反思。“坐见连镳喷晴雪,崇峦突兀烟岚重”描绘了山峦云雾中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神秘感。“侧身长望渺无际,登楼倘许让萧公”表达了对远方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三山缥缈不可接,泠泠清梵铿华钟”以三山的缥缈与清梵钟声,结束全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江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乘舟游览金山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