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仙岩在山之绝顶

我闻白石山,其曲通勾漏。

上有最高峰,云霞障其岫。

攀萝历险不能跻其巅,丹梯百级悬藤挂树边。

一上一回气欲绝而辄止,安得此身直抵摩苍天。

丹书秘笈不能见,遥睇星辰布宫殿。

俯视山河大地中,须弥芥子浮乡县。

曾陟罗浮日观峰,峰头紫气多鸿濛。

会仙岩畔涛生耳,三更咿喔闻天风。

吹笙子晋今何在,徒望仙岩群仙会。

汉武秦王不可知,桑田几变成沧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会仙岩的向往与探索之情。开篇即以“我闻白石山”引出地点,随后通过“其曲通勾漏”、“上有最高峰”等描述,展现了白石山的壮丽景色和会仙岩的高峻险要。诗人试图攀登至峰顶,却因“攀萝历险不能跻其巅”,表达了对会仙岩难以触及的遗憾。

接着,“丹梯百级悬藤挂树边”描绘了通往峰顶的艰难路径,而“一上一回气欲绝而辄止”则进一步强调了攀登的艰辛。诗人渴望能够“直抵摩苍天”,但现实的限制使他只能“安得此身”。这种渴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丹书秘笈不能见”暗示了会仙岩可能隐藏着神秘的知识或力量,而“遥睇星辰布宫殿”则将会仙岩描绘为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诗人从高处俯瞰,看到了“山河大地中”的壮丽景象,以及“须弥芥子浮乡县”的奇妙比喻,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曾陟罗浮日观峰,峰头紫气多鸿濛”提到了诗人曾经攀登过的另一座山峰,与会仙岩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会仙岩的独特之处。接下来,“会仙岩畔涛生耳,三更咿喔闻天风”描绘了会仙岩附近的自然奇观,以及夜晚时分的宁静与神秘。

最后,“吹笙子晋今何在,徒望仙岩群仙会”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仙人的怀念,以及对会仙岩上可能发生的神仙聚会的想象。“汉武秦王不可知,桑田几变成沧海”则以历史典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4)

欧必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浔州呈侍御穆老师二首(其一)

乌台簪笔旧知名,行部新扬豸史旌。

桂树忽开秦尉郡,棠阴犹覆越王城。

威棱象岭千峰立,官比漓江万派清。

所幸蛮方无战斗,何劳溪笛怨南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浔州呈侍御穆老师二首(其二)

一夜扁舟溯郁浔,霜威寒色最萧森。

南中久识埋轮使,台上空怀相马心。

纵有声名惭剧孟,敢言经术比陈钦。

含毫欲拟班生颂,共勒铜标作楚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饮龙太守池亭

编园多种竹,十亩素为封。

门对郁江水,檐迎白石峰。

政成时下凤,客到或登龙。

未尽尊前兴,还追霞外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谒侍御刘公祠

莫以怀沙吊屈原,当时谁共叩天阍。

无论未死明臣节,纵是投荒亦主恩。

一疏回天留壮气,千秋伏臈荐忠魂。

西风不返辽阳鹤,暮云愁听岭外猿。

世有勋名饶国恤,官仍清白见贤昆。

江兰欲采无由赋,怅望湘潭不可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