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白露沾湿了梧桐叶,黑褐色的蝉日夜哀鸣。
秋风横扫万里,黄昏时黄云高高飘扬。
君子辅佐的是圣明的君王,小人忙碌的只是杂草之事。
他们的关注点在于山林鱼鸟,怎能为微利而弯腰。
一叶孤舟驶向广武,一只鸟飞回成皋。
每天享受着壮丽的景色,思念你的心情却沉闷压抑。

注释

白露:秋天的露水。
梧桐:一种树名,叶大而形美,古人常用来象征愁思。
玄蝉:指秋天的蝉,因其色黑,故称。
昼夜号:不分白天黑夜地鸣叫。
秋风:秋季的风。
万里动:形容秋风强劲,影响范围极广。
日暮:傍晚时分。
黄云:黄色的云彩,此处可能指黄昏时分天空的景象。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这里指有德行的官员或贤者。
佐:辅佐,协助。
休明:政治清明,国泰民安。
小人:品行卑劣的人,这里指道德低下或见识浅薄的人。
事蓬蒿:忙于琐碎无意义的事,比喻地位低微或不务正业。
所适:所追求的,所关注的。
鱼鸟:自然界的生物,代指自然、闲适的生活。
焉能:怎么能。
徇:追求,屈就。
锥刀:比喻微小的利益。
孤舟:孤独的小船,象征孤独的旅程或心境。
广武:地名,这里泛指远方或目标之地。
一鸟:比喻孤独的个体。
成皋:地名,同样泛指归宿或家的方向。
胜概:美好的景致,壮丽的风光。
日相与:每日相伴,享受美景。
思君:思念你,这里的'君'可能指友人或心中仰慕之人。
心郁陶:心情忧郁沉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生动地勾勒出秋晨的凉意以及蝉鸣声中蕴含的凄凉气息。“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则是对秋风和晚霞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壮丽。

诗人通过“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一句表达了对不同品格之人的看法,显示出其深厚的人文关怀。接着,“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不愿意被世俗羁绊。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中,孤独的小船和归巢的鸟儿都成为诗人情感寄托之物,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而最后,“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则是诗人表达了长时间的相处让彼此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对朋友的思念如同酒般沉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那份淡远而深长的友情。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戏题关门

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

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早上五盘岭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沈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乾。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江上阻风雨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