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阻风雨

江上风欲来,泊舟未能发。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面风起将至,船儿停泊无法启程。
雾气昏沉雨已停,峻峭的山峰再次显露。
层层波浪堆积如小山,漩涡盘旋形成深邃洞穴。
低垂的云朵遮蔽了岸边的花朵,上涨的水位淹没了河滩的草丛。
老树像蛇蜕去旧皮,崩塌的悬崖似龙脱去骨架。
一生秉持忠诚信仰,艰难险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注释

江上:江面。
风欲来:风即将来临。
泊舟:停泊的船。
未能发:不能出发。
气昏:雾气弥漫,视线模糊。
雨已过:雨已经停止。
突兀:突然显现,此处指山峰突出。
山复出:山再次出现。
积浪:累积的波浪。
高丘:高的小山。
盘涡:旋转的水流形成的漩涡。
嵌窟:深陷的洞穴。
云低:云层低垂。
岸花掩:岸边的花被遮盖。
水涨:水位上升。
滩草没:河滩上的草被淹没。
老树:年老的树木。
蛇蜕皮:比喻老树皮脱落,如同蛇蜕皮。
崩崖:崩塌的悬崖。
龙退骨:比喻悬崖崩塌后露出的岩石形态,像龙脱下的骨骼。
平生:一生。
抱忠信:坚持忠诚和信用。
艰险:艰难和危险。
殊可忽:完全可以不在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风雨来临的景象,船只因风未能发航。通过“气昏雨已过”一句,可知风雨即将到来,但船尚未启动。紧接着,“突兀山复出”则是因为雨后天气清新,使得远处的山峦重新呈现出来,景色突兀而立。

接下来的“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生动地描绘了波涛汹涌,形成如丘陵般的浪花,以及江水回旋形成深邃的漩涡,仿佛是天然形成的洞穴。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则展示了云层低垂,几乎要覆盖岸边的花朵,而江水上涨,不仅淹没了滩头的草木,也预示着风雨将至带来的变化和威胁。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这两句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沧桑巨变。古老的树木如同被蛇蜕包围,而断崖之处似乎隐藏着龙的遗骨,呈现出一副生灵隐退的景象。

末尾的“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中的艰难时刻,依然坚守着忠诚和信念,这些品质在逆境中显得尤为珍贵,不应轻视。

整首诗通过对江上风雨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岑参面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个人品质的决心。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江行遇梅花之作

江畔梅花白如雪,使我思乡肠欲断。

摘得一枝在手中,无人远向金闺说。

愿得青鸟衔此花,西飞直送到我家。

胡姬正在临窗下,独织留黄浅碧纱。

此鸟衔花胡姬前,胡姬见花知我怜。

千说万说由不得,一夜抱花空馆眠。

形式: 古风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

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

九月山叶赤,溪云淡秋容。

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

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

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

夕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

心澹水木会,兴幽鱼鸟通。

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

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

形式: 古风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刺飞鹅鸧。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行军诗二首(其一)

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

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

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

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

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

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