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咏二疏

二疏昔见机,解绶同归去。

当时富贵者,讵识归田趣。

譬之凤凰乌,千仞见高举。

纷纷道傍人,叹息两贤傅。

能以仁为宅,复以义为路。

赐金亦云多,君储两深顾。

明此代谢理,匪为邀声誉。

行行适桑梓,去去远尘务。

生理不足论,延宾畅情素。

知止斯无殆,明哲当早悟。

幸有旧田庐,非无子孙虑。

后人继高躅,贤名亦同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李贤的《和陶诗.咏二疏》描绘了两位古代官员疏放归隐的故事,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提到“二疏昔见机”,暗指他们看透世事,选择回归田园,与富贵者不甚理解的归隐之乐形成对比。诗人将他们的归隐比作凤凰翱翔于千仞高空,象征其超凡脱俗。众人对他们离去的举动表示惋惜,但诗人赞赏他们以仁义为生活准则,即使皇帝赏赐丰厚,也未动摇其决心。

诗中强调,他们的行为并非为了求取名声,而是出于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他们回到家乡,远离尘世纷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宾客畅谈心志,体现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智慧。诗人提醒读者,知止则无咎,明智之人应早早领悟这种生活态度。他们虽有子孙考虑,但仍坚持自己的选择,期待后人能继承他们的美德,使贤名流传。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赞扬了古代贤者淡泊名利、追求真我生活的高尚情操,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收录诗词(326)

李贤(原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诗.咏三良

三良昔事君,志期补阙遗。

所以各献忠,殷勤在防微。

眷任日益隆,随君侍燕私。

腹心既已托,谋谟入彤帷。

君恩有如此,臣职胡敢亏。

生死各有命,安能与同归。

古无殉葬礼,斯事诚乖违。

治命弗克遵,霸业何足希。

伤哉黄鸟篇,深为斯人悲。

讽咏未终什,能不泪沾衣。

形式: 古风

和陶诗.咏荆轲

荆轲战国士,志欲摈秦嬴。

适逢燕太子,尊之位上卿。

欲报强秦雠,慷慨赴咸京。

药淬匕首利,怀之乃西行。

临岐惨将别,清吹飘华缨。

忽尔哀筑起,座上悲群英。

涕下不可遏,乃复为羽声。

壮士志激烈,誓死不顾生。

白虹忽贯日,见者心为惊。

挟彼秦舞阳,同取盖世名。

函封督亢图,拜献秦王庭。

利刃揕豪主,愁云压重城。

惜哉事莫济,徒然费经营。

白兹速燕亡,咄嗟何所成。

至今易水歌,徒伤千古情。

形式: 古风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柴门掩晴昼,往来人迹疏。

茅檐荫槐柳,鸣鸟近吾庐。

不为弹铗歌,奚愁出无车。

小圃时雨霁,提筐剪春蔬。

有酒还自斟,心与天壤俱。

览此山海篇,一一玩其图。

试问风月侣,知我意何如。

形式: 古风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

王母居琼台,灵丹注童颜。

种桃瑶池曲,结实三千年。

朝游蓬莱岛,暮住昆崙山。

方朔今安在,谁从问斯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