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飘蓬燕赵间,行李风霜下。
芦管送边声,空林一驻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漂泊不定的旅人,在燕赵之地辗转,历经风霜艰辛。"飘蓬"象征着行踪不定,犹如随风翻飞的蓬草,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流浪生涯。"行李风霜下"进一步强调了旅途中的困苦和自然环境的恶劣。"芦管送边声"通过芦笛声,传达出边塞的苍凉与军旅的气息,增添了诗的边塞风味。最后,"空林一驻马"以孤独的马匹在寂静的树林中停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未知命运的短暂停顿。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边塞游子的形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塞上黄须儿,饮马黑山涧。
弯弧向朔云,莫射南飞雁。
海日上孤帆,山云交杂树。
美人方晓眠,更在林深处。
野阔早霜明,林空凉吹动。
一犬吠人来,松窗破秋梦。
弱翅凌晨动,繁声向夕流。
不知风露里,还得几何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