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弱翅凌晨动,繁声向夕流。
不知风露里,还得几何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咏蝉》。诗中以蝉的形象为载体,描绘了蝉从清晨到傍晚不断鸣叫的情景。"弱翅凌晨动"写出了蝉在黎明时分轻轻振动翅膀,"繁声向夕流"则表现了蝉叫声持续到傍晚,如同流水般绵延不绝。诗人借此寓言,暗示蝉的生命力虽弱,却能坚韧地度过一个又一个秋日。"不知风露里,还得几何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蝉或许不知道在风雨露中还能存活多久,但秋天已经过去了许多。整首诗简洁而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汉兵不到处,寒鸟向谁啼。
霁色分诸垒,寒空下一雕。
幕南白草尽,胡马亦何骄。
都门飞羽书,冰雪走胡骑。
只见塞云愁,那知塞垣事。
天垂楼外云,雪变城中树。
何处不春寒,鸦啼又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