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其四)

数文章翰墨。前辈远,稍□风流岑寂。公才万夫敌。

嗣家声,不坠江西人物。凝脂点漆。

向鸳行、神峰秀出。

况襟怀倜傥,词华洒落,未容俦匹。均逸。

妙龄识退,故国怀归,问安亲戚。屏风坐隔。

看除召,在晨夕。

对生朝,且趁清明时节,痛饮无妨堕帻。

著莱衣戏舞,千春永如是日。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鉴赏

这首诗名为《瑞鹤仙(其四)》,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无咎之手。诗中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数文章翰墨" 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文艺的追求与积累。"前辈远,稍□风流岑寂" 中,“前辈”指代先辈文学家或高僧,而“稍□”处应有字未填,此处难以断定,但可理解为诗人对过去文人雅集的追忆与向往,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寂之美。

"公才万夫敌" 显示了诗人对于某位德高望重者的赞誉,这个人才华横溢,无人能敌。"嗣家声,不坠江西人物" 则是说这份声名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依然在江西一带流传。

"凝脂点漆" 描述了一种物质的光泽美,可能指的是某种器物或自然景观。"向鸳行、神峰秀出" 中,“向鸳行”形容水波的优雅,而“神峰秀出”则是山峦的壮丽。

"况襟怀倜傥,词华洒落,未容俦匹" 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文采的流露,他的心境和文学才华都超出了常人的范畴。"均逸" 则是对这种精神状态的一种肯定。

"妙龄识退,故国怀归,问安亲戚" 这一部分流露出诗人对于青春年少时光的回忆,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屏风坐隔" 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居所,"看除召,在晨夕" 则是在这个宁静的空间里,诗人期待着朋友的到来,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

"对生朝,且趁清明时节,痛饮无妨堕帻" 这句话中,“对生朝”可能意味着面对生命的短暂,而“且趁清明时节”则是在提醒自己要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痛饮无妨堕帻" 表达了一种放纵豪迈的生活态度,尽情享受人生。

最后一句 "著莱衣戏舞,千春永如是日" 中,“著莱衣”可能指的是穿上华丽的服饰,而“戏舞”则是在进行一种愉悦的舞蹈或游戏。"千春永如是日" 表达了一种愿景,即希望这样的美好时光能够永恒。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个人生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态度。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其一)

看灯花尽落。更欲换,门外初听剥啄。一尊赴谁约。

甚不知早暮,忒贪欢乐。嗔人调谑。

饮芳容、索强倒恶。

渐娇慵不语,迷奚带笑,柳柔花弱。难藐。

扶归鸳帐,不褪罗裳,要人求托。偷偷弄搦。

红玉软,暖香薄。

待酒醒枕臂,同歌新唱,怕晓愁闻画角。

问昨宵、可㬠归迟,更休道著。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鹤仙(其二)

听梅花再弄。残酒醒,无寐寒衾愁拥。凄凉谁与共。

谩赢得,别恨离怀千种。拂墙树动。

更晓来、云阴雨重。

对伤心好景,回首旧游,恍然如梦。欢纵。

西湖曾是,画舫争驰,绣鞍双控。归来夜中。

要银烛,卸金凤。

到而今,谁拣花枝同载,谁酌酒杯笑捧。

但逢花对酒,空祗自歌自送。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鹤仙(其三)

见兰枯菊悴。□寂寞,天与春风来至。梅梢弄晴蕊。

似于人,装点十分和气。吴头楚尾。

听民谣、欢声鼎沸。

总扶携□手,嬉游鼓腹,顿忘愁悴。谁比。

承流宣化,问俗观风,一时双美。笙歌宴启。

交酬献,尽沈醉。

□□□,行看宸庭同拜,归向天街并辔。

对西湖把酒,应须共谈旧治。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蓦山溪(其三)和鹜州晏倅酴醾

玉英檀蕊,细意凭君看。

青帝忒多情,费几许、春风暗剪。

晓来敧枕,不觉嫩香飘,披宿雾,启幽窗,不道开初遍。

无穷风味,乍可蜂莺占。

莫遣俗人知,怕毒眼、急须遮断。

倚墙压架,娇困卧枝头,心绪里,阿谁知,似个人撩乱。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