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罗浮道士

绝壁飞云上,攀缘几仞苔。

朱明分路入,白鹤上天回。

细篆虫行竹,孤村犬傍梅。

赋诗怜老手,谁唤大苏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句“绝壁飞云上,攀缘几仞苔”以“绝壁”、“飞云”、“攀缘”、“苔”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高耸入云、险峻陡峭的山景图,云雾缭绕于绝壁之上,登山者在苔藓覆盖的峭壁间艰难攀登,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朱明分路入,白鹤上天回”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时间与生命的循环。朱明,即夏至,象征着生命与活力的高峰期。诗人想象着在夏日的某个时刻,一条道路通向未知,仿佛引领着人们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白鹤翱翔于天空,象征着自由与超脱,它们的归来似乎预示着某种灵性的回归或启示。

“细篆虫行竹,孤村犬傍梅”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竹林中的细篆(可能指竹叶上的痕迹)如同小虫般轻盈地爬行,梅树下孤独的小村庄里,一只狗悠闲地依偎在梅花旁,这一幕既宁静又充满生机,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

最后,“赋诗怜老手,谁唤大苏来”表达了对诗人创作才华的赞美和对古代文学大家苏轼的怀念。诗人通过赋诗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苏轼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希望有如苏轼一般的大师能再次出现在这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学大师的缅怀之情,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道士答

到来心自悟,未到语如漫。

天月飞云上,千寻杰阁寒。

扪天星斗近,画此铁桥难。

不有飞仙骨,谁能跨羽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沧江夕照

白发苍波了岁年,真成东老对回仙。

隔江莫是仙源否,吹得江门月满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过白塔

明月清风放两头,群黎无处不歌讴。

东原绿遍西原白,与君当作逍遥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动星隐钓西南沙

一蓑归去钓秋江,泛酒春鸥白一双。

若比桐江还胜概,任是神仙也括囊。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