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漕生辰二首(其一)

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

谁云学则然,要在成以性。

我公钟间气,异禀刚且劲。

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

超然是非表,烛物眼常净。

还将溟渤量,一了百川竞。

由来仁者寿,兹理天所命。

欲知椿龄永,视此宽平政。

桂花弄小春,晚香适再盛。

年年几望月,影泛杯中圣。

尚书心如水,远裔有馀庆。

何以继清风,家声南北郑。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翻译

公正无私无痕迹,万物变化终归正道。
谁说学习就如此,关键在于本性成就。
我们的公,天赋非凡,刚毅而坚定。
丝毫不容私心,内心清澈如镜。
超越世俗的是非判断,洞察事物目光永远纯净。
他以大海为尺度,评判百川竞争。
自古仁者长寿,这是天赋予的道理。
想要知道长寿秘诀,看这宽厚公正的政绩。
桂花在早春绽放,晚间的香气更浓烈。
每年多次仰望明月,杯中映照着圣洁的影子。
尚书的心如清水,子孙后代享有福泽。
如何延续清风遗风,家族名声遍布南北郑地。

注释

辙迹:痕迹。
正:正道。
然:如此。
性:本性。
钟间气:天赋非凡。
异禀:特殊才能。
私:私心。
澄映:清澈如镜。
是非表:是非判断。
溟渤:大海。
椿龄:长寿。
宽平政:宽厚公正的政绩。
小春:早春。
圣:圣洁。
尚书:古代官职。
远裔:子孙后代。
郑:地名,指郑国或郑氏家族。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理想领袖品质和治国才华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对“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的描绘,展现了对领导者应有的最高境界,即公正无私、万事皆归于正道。接着,“谁云学则然, 要在成以性”表达了学习和修养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内在的品质来实现人格上的完善。

“我公钟间气,异禀刚且劲”一句,则描绘了一位领导者坚定而又独特的气质和个性。诗中强调“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表达了领导者的高尚品格,不染私心,其内心世界清明如镜。

接下来的“超然是非表,烛物眼常净”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纯洁视角,而“还将溟渤量,一了百川竞”则暗示着治理天下的宏伟抱负和能力。

至于“由来仁者寿,兹理天所命”,则是对领导者的长寿与其德行相符合的美好祝愿。而“欲知椿龄永,视此宽平政”则是在肯定领导者的政策能带来持久的太平盛世。

最后,“桂花弄小春,晚香适再盛。年年几望月,影泛杯中圣。尚书心如水,远裔有馀庆。何以继清风,家声南北郑。”则是对领导者家族的祝福和期许,希望其家风能够像清风一样纯洁,并且能够传承下去,成为世代相传的佳话。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篇颂扬理想领袖品质与治国理念的作品,通过精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意象,表达了对领导者无私、坚定、高尚品格的赞赏,以及对其家族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子权以诗见招勉继其韵

总角嗜学问,于心期可收。

岁月如逝水,倏忽二十秋。

纷纷何所得,俗士难与谋。

夫子四海士,不数韩荆州。

抠衣一尝会,颇轻万户侯。

祝子晚倾盖,缓急仍同舟。

伟哉廊庙器,价高自难酬。

相从半周星,会别嗟何稠。

班荆此话旧,落落志益修。

嗟我闻道晚,仅脱儿女忧。

一斑幸时窥,稍知辨薰莸。

执经滥同席,得子真良俦。

安得身为云,相陪汗漫游。

茫茫水东注,百川皆乱流。

驽骀饱束刍,市者常易售。

借问诸夫子,为功忌中休。

此语期同践,此外复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四)

高山列松柏,岁寒宁动色。

颜巷一箪瓢,掩关养吾直。

纷纷声利场,时胜时奔北。

袖手了不关,昂然见全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五)

九重圣端拱,慨念人材重。

澄清鸳鹭行,拔尤锄猥茸。

辅郡与畿甸,连岁拜殊宠。

付君天下平,民冤自无壅。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七)

浇风昔未殄,向隅或不免。

上心天地心,哀矜用中典。

卿联慎所付,遂极天下选。

议谳聊小试,经纶期一展。

形式: 古风 押[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