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叔羽寺丞持节淮东二首(其一)

呼酒东西玉,探梅南北枝。

相逢长不款,此别有馀思。

古道寒如水,吾侪鬓已丝。

一生商略此,更待赠临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举杯邀明月,寻觅梅花香溢四方。
相遇总是匆匆,离别后思绪万千。
古老的道路上寒气如水,我们的鬓发已斑白。
一生都在计划这样的相聚,期待在岔路口再次赠别。

注释

呼酒:举杯。
东西:四方。
玉:明月。
探梅:寻觅梅花。
长不款:匆匆。
此:这样的相聚。
馀思:思绪万千。
古道:古老的路。
寒如水:冷如冰水。
吾侪:我们。
鬓已丝:鬓发斑白。
一生商略:一生计划。
更待:期待。
赠临岐:在岔路口赠别。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深厚思念的诗。首句“呼酒东西玉”以宴饮设境,玉可能指的是酒杯或是赠送的礼物,东、西两地的玉象征着远方的友谊。紧接着“探梅南北枝”,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贞和高洁,此处探梅则表达了对高洁之人的寻访和向往。

第三句“相逢长不款”说明了诗人与叶叔羽寺丞虽有机会相见,但却未能深入交往,彼此心中都怀有遗憾。"此别有馀思"进一步强调了这次离别后心中所积累的思念和感慨。

“古道寒如水”借用自然景象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孤独,"吾侪鬓已丝"则是说自己已经年迈,头发转白,与时光共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一生商略此,更待赠临岐”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有限的一生中能有所作为,并期待着未来能够再次相聚,互赠礼物,以示永恒的友情和纪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是对友情的赞颂,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叶叔羽寺丞持节淮东二首(其二)

煮海谁为祟,沿淮困不胜。

民思贤使者,帝遣大农丞。

玉节寒侵斗,牙樯冻作冰。

来归闻早著,紫禁要渠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送徐吉水解组造朝

我住南溪溪北涯,闭门草长不曾开。

风窗只怪灯花喜,雪径传呼县尹来。

道是朝廷举廉吏,如何江海尚遗才。

西枢东观俱知己,拜了除书却探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徐宋臣监丞补外

出处何心一似云,世间万事不关身。

补天鍊石无虚日,忧国如家有几人。

千载芬香只忠孝,百年富贵竟埃尘。

看君两鬓青青在,不晚归来侍玉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钱寺正出守广德军二首(其二)

辛卯中书落笔年,曾陪学士堵墙间。

看渠手把州麾去,故里春迎昼绣还。

我似青蒿君玉树,君方绿鬓我苍颜。

一尊话别休辞醉,报政归来紫禁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