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苦事樵渔。
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兄弟的关心和期望,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希望兄弟勤劳工作、不断学习的美好愿望。开篇“去日家无担石储”,说明过去家庭贫困,没有多余的财产可供积蓄。紧接着“汝须勤苦事樵渔”,诗人鼓励兄弟要勤劳工作,像樵夫一样辛勤地砍柴,渔民般努力地捕鱼,这两者都是古代农村常见的艰苦劳动。
下片“古人尽向尘中远”表明历史上的智者们都已逝去,留给后人的只有他们的教诲和精神。最后一句“白日耕田夜读书”,描绘了一种勤勉自励的生活状态,即使在艰苦的劳动之余,也要坚持学习,追求知识,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兄弟不仅要有体力劳动,更应注重精神文化修养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但蕴含深厚的情感和理想,是一篇充满教育意义和生活哲理的佳作。
不详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连州万里无亲戚,旧识唯应有荔枝。
御笔亲批翰长衔,夜开金殿送瑶缄。
平明玉案临宣室,已见龙光出傅岩。
万壑朝溟海,萦回岁月多。
无如此沟水,咫尺奉天波。
祝融绝顶万馀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