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圆鉴中上人

怜师远谪去台山,长路漫漫竟不还。

身伴孤云埋雪峤,魂随片月到松关。

声名拟傅高僧里,诗卷空留百世间。

欲向禅窗歌楚些,那堪双袖泪潸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晋为悼念圆鉴中上人所作。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圆鉴中上人远离尘嚣,远赴台山修行的壮志与孤独,以及其最终未能归来的悲凉结局。诗人在哀悼中,不仅表达了对圆鉴中上人高尚品格和深远影响的敬仰,也流露出对友人离世的深切哀痛。

首联“怜师远谪去台山,长路漫漫竟不还”,开篇即点出圆鉴中上人远赴台山修行,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最终却未能归来,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同情与惋惜。

颔联“身伴孤云埋雪峤,魂随片月到松关”,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圆鉴中上人修行环境的清冷与孤独,以及其灵魂在月光指引下,穿越松林,仿佛已超脱尘世,达到了精神的彼岸。

颈联“声名拟傅高僧里,诗卷空留百世间”,赞美圆鉴中上人虽在世时名声不显,但其诗作却能流传百世,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体现了其精神与艺术的永恒价值。

尾联“欲向禅窗歌楚些,那堪双袖泪潸潸”,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禅房中吟唱哀悼之词,但想到友人的离世,不禁泪如雨下,无法自抑。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哀悼之情的深沉与真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崇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修行与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13)

谢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夕二首(其一)

乌鹊成桥处,银河湛欲流。

月随穿线女,香散曝衣楼。

天上逢今夕,人间几度秋。

灵槎如有便,还许客星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七夕二首(其二)

百子池边灏气清,蛛丝旋绕夕风轻。

鸾机停赋天孙锦,鹤驾迎吹子晋笙。

玉露洗开秋万里,银河泻尽漏三更。

谁家儿女深闺里,乞巧时闻语笑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谢人惠镜

明鍊由来在刮磨,此心如水共君何。

不因远寄萧斋底,白发那知有许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送呆上人住杭皋亭山寺

才看白下驻幡幢,又见浮杯渡浙江。

山峙皋亭清有几,师如荆玉美无双。

岩前虎伏晨听法,池上龙游夕受降。

闻说杨梅味偏胜,筠笼满摘寄吟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