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寺近朝天路,多闻玉佩音。
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
磬接星河曙,窗连夏木深。
此中能宴坐,何必在云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寺庙环境,其中融合了禅宗修行的意境。"寺近朝天路,多闻玉佩音"表明寺庙位于通往朝廷之路旁,常听见玉佩发出的清脆声音,这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示着俗世与佛教之间的交织。
接着"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则是对僧侣修行状态的描述。"鉴"字用来比喻僧人的洞察力,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开慧眼"意味着智慧的启迪,能够看透世间真相;"归鸟息禅心"则形象地表达了归宿与内心平静的状态,仿佛鸟儿返回巢穴般安宁。
第三句"磬接星河曙,窗连夏木深"继续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磬石常用于打击唤醒僧人,此处与星辰相连,寓意高远;而窗外的树木在夏季郁郁葱葱,与寺内的宁静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此中能宴坐,何必在云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环境的喜爱与满足。"宴坐"意味着悠闲地坐在这里,享受这份宁静;而"何必在云林"则是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修行,有什么必要去寻找远离尘世的云雾缭绕之处呢?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
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沤苧成鱼网,枯根是酒卮。
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君生游侠地,感激气何高。
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
雁关飞霰雪,鲸海落云涛。
决去如征鸟,离心空自劳。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
露细蒹葭广,潮回岛屿多。
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
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云门秋却入,微径久无人。
后夜中峰月,空林百衲身。
寂寥寒磬尽,盥漱瀑泉新。
履迹谁相见,松风扫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