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村路寻得江岸幽处

石绕村坳一径斜,又沿芳草出江涯。

烟生积水欲为雨,风到閒枝亦作花。

僧带野云归古寺,鸟衔山翠落人家。

川源有路皆仙隐,好向渔翁买钓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首联“石绕村坳一径斜,又沿芳草出江涯”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它环绕着村庄,穿过一片片青葱的草地,最终延伸至江边。这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画面,给人一种平和而舒适的感觉。

颔联“烟生积水欲为雨,风到闲枝亦作花”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中微妙的变化。水面上升起的轻烟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而微风吹过树梢,竟让静止的树枝也仿佛绽放了花朵,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颈联“僧带野云归古寺,鸟衔山翠落人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僧人带着云雾般的身影步入古老的寺庙,鸟儿则衔着山间的翠绿落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宗教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尾联“川源有路皆仙隐,好向渔翁买钓槎”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将自然界的美好与隐逸生活的理想相结合。川流不息的源头,不仅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心灵归宿的象征。诗人希望像渔翁那样,远离尘嚣,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黎天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茅少溪寓会城次杜宪使韵

单车南海驻江城,景色行边水月明。

几处楼台三岛迥,万家杨柳一川平。

长安日近鸾书焕,粤岭天高鹗影横。

翘首朗宁瞻郡政,讴歌应似此方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廓然楼和次峰韵

孤屿楼高峙碧天,人间风景正堪怜。

山开翠璧排千嶂,水引长江注百川。

驻马曾留刺史节,梦槎重系使君船。

仙踪石上今犹古,一度登临一纪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游即事

閒携鸠杖出林皋,几伴同穿鹤氅袍。

野兴为耽山水趣,道情犹带酒诗豪。

禅关僧结缘中果,仙路人看洞口桃。

邂逅更逢流水客,弦声松下泻春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伍抑斋用韵

半幅寒衾一卷毡,昔年挑过岭云颠。

亦知悃愊非时好,难作脂韦取世怜。

回首烟霞逢道侣,寄情水月伴吟仙。

与君采采南山蕨,胜却当时愧俸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