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天复古风

我生不爱言,欲言令人恶。

总总乾坤内,抱此谁与托。

昔者所亲人,今或苦荼若。

生交各分离,死交已冥漠。

事非固必存,千载一转脚。

要知达士心,阅世等糟粕。

不求万法脱,不与万法缚。

索然天地中,去留如解箨。

万事岂足为,而苦自结约。

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

何当得蔡侯,飘若云中鹤。

新诗近道要,如病饮良药。

上言古心人,次言时道薄。

落落济世志,拙者但骇愕。

功名付吾子,我独甘藜藿。

谁知陋巷中,箪瓢有馀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行己对友人天复古的酬答之作,以深沉的哲理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友情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开篇“我生不爱言,欲言令人恶”,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多言的态度,认为言语往往带来误解或厌恶,流露出一种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厌倦。接着,“总总乾坤内,抱此谁与托”一句,诗人感叹于广阔的世界中,怀揣着这份孤独和忧郁,却无人能理解与接纳。

“昔者所亲人,今或苦荼若。生交各分离,死交已冥漠。”诗人回忆过去亲近的人如今却变得疏远甚至痛苦,生前的友谊在生死面前显得脆弱无力。这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变化无常的感慨。

“事非固必存,千载一转脚。”诗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时间流转,一切都会改变。这体现了他对生命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要知达士心,阅世等糟粕。”诗人推崇那些能够洞察世事本质的智者,认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如同过眼烟云,不值得过分执着。这表明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不求万法脱,不与万法缚。”诗人强调自己不追求脱离世间法则,也不愿被这些法则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精神。

“索然天地中,去留如解箨。”诗人将自己比作竹笋,在天地间随缘生长,去留自在,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个人命运的淡然态度。

“万事岂足为,而苦自结约。”诗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难以满足内心的渴望,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困扰和痛苦。这反映了他对人生追求的反思。

“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诗人以自己的方式适应世界,即使面对不和谐,也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体现了他的坚韧和适应力。

“何当得蔡侯,飘若云中鹤。”诗人表达了对像蔡侯一样的高洁之士的向往,希望能在他们的引领下,如同云中鹤般自由飞翔。

“新诗近道要,如病饮良药。”诗人认为新诗不仅接近真理,还能像良药一样治愈心灵的疾病,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和追求。

“上言古心人,次言时道薄。”诗人先提到古代的心灵人物,后批评当前社会道德的衰败,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落落济世志,拙者但骇愕。”诗人虽有济世的雄心壮志,但面对世人的不解和嘲笑,感到孤独和无奈。

“功名付吾子,我独甘藜藿。”诗人将功名利禄留给子女,自己则甘愿过着简朴的生活,体现了他对物质追求的淡泊。

“谁知陋巷中,箪瓢有馀乐。”诗人最后以简陋的居所和粗茶淡饭为乐,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快乐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友情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探索。

收录诗词(160)

周行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二十五日晚自天寿还呈秦少章

客思日百种,无一适所愿。

入夏对灯火,坐窗如坐圈。

开口畏祸机,俛首学痴钝。

嘉友不在眼,相思剧方寸。

晚凉策马出,豁然对清论。

盈月阻良觌,欢喜论缱绻。

上言得三益,次言科举困。

新诗破烦想,觉人体中健。

重我特特来,殷勤留一饭。

促膝对夜树,萧爽无俗坌。

归来劳梦侵,令人欲高遁。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政和丁酉罢摄乐清寓柳市庄居和林惠叔见寄

怀禄非其心,事君要以道。

古来际遇间,每恨见不早。

观其风云会,事业何草草。

卓哉张子房,器博用殊少。

恐量世主心,用此恰恰好。

所以收其才,远从赤松老。

富贵非利达,贫贱非枯槁。

超超圣贤心,吾欣愿执扫。

形式: 古风

迁居有感示二三子

四时忽代序,靡靡无停息。

白露应节降,凉飔变晨夕。

閒居二十载,迁徙靡宁日。

鸟鼠有巢穴,我居无定室。

田园固所乏,婚嫁何当毕。

贫贱难为好,仁义寡所匹。

总总百年内,万事安可必。

人生七十稀,我今五十一。

齿发已彫丧,肌肉乏腴实。

固穷吾素分,苟得鲜终吉。

馀年当几何,任运非得失。

形式: 古风

发东阳

客行无缓程,悲吟无缓声。

促促复促促,居家食不足。

徘徊重徘徊,欲行还欲归。

近怀远弗顾,强复驱车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