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捧檄乱云西,频宵梦好溪。
还家江蟹熟,归路峡猿啼。
山翠湿诗担,桥霜印马蹄。
经行逢胜地,浓墨洒留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友人回郡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寄托。"捧檄乱云西",以友人接获文书的忙碌与行迹匆匆,暗示了官场的纷扰与归乡的迫切。"频宵梦好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家乡的美好想象,以及自己对宁静溪流的向往。
"还家江蟹熟,归路峡猿啼",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诱人景色和哀婉的自然声音,江蟹的鲜美和猿猴的啼声交织,增添了旅途的诗意。"山翠湿诗担,桥霜印马蹄",写出了山路的湿润与桥面的霜白,不仅写出环境的清冷,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归程的深深牵挂。
最后两句"经行逢胜地,浓墨洒留题",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沿途的美好之地留下墨宝,既是对他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己未能同行的遗憾和对友人旅程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的深情和对山水风物的赞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金刹雄天半,风传钟磬音。
石梁担佛法,崖瀑洗尘心。
古径黄花淡,山门翠柏深。
就中奇绝处,小洞曲穿林。
青山深处隐,时事不须闻。
门闭千峰雨,楼吞万壑云。
种花篱密护,接竹水遥分。
羞作千人态,甘心鹿与群。
披褐便归休,登临底用愁。
楼空偏爱月,山瘦不胜秋。
二水城根合,孤云天际浮。
倚阑千古意,鸿影去悠悠。
戍鼓报三更,危楼夜气清。
诗成海月上,梦觉浦潮生。
沙白昏渔火,江空闻橹声。
归心随野鹤,展转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