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有时为了微官的小利打算,心中就挂念起千里之外百姓的忧虑。
在桑树林中,农夫举起箔子,蚕宝宝开始结茧;田野上,人们挥舞镰刀,麦子已经成熟迎来秋天。
更令人欣喜的是,风雨在北方大地出现,立刻带来灵湫(神话中的水潭)的神灵降雨。
从此以后,祈祷五谷丰登不再是空洞的愿望,我们期待看到贫瘠的土地也能丰收满满。

注释

偶徇:偶尔为了。
一官:一个小官职。
偷禄计:谋取私利的打算。
长人忧:百姓的忧虑。
桑间:桑树丛中。
举箔:举起箔子(养蚕工具)。
初茧:刚结的蚕茧。
陇上:田间。
挥镰:挥动镰刀。
麦已秋:麦子已熟。
更喜:更令人欢喜。
风雷生北极:风雨在北方兴起。
云雨出:带来雨水。
灵湫:神话中的灵湫,象征神灵。
非虚祷:不再是空洞的祈祷。
瓯窭:贫瘠的土地。
果满篝:丰收满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喜雨》,他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首联“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揭示了诗人虽然暂时担任官职,但仍心系百姓疾苦,流露出责任感和使命感。颔联“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描绘了农事繁忙的景象,生动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也暗示了丰收在望。

颈联“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及时雨的期盼,希望风雨适时降临,滋润大地,带来生机。尾联“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则直接表达了对丰收的笃定信念,相信祈愿将不再空洞,贫瘠的土地将满载硕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又寓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民本情怀。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喜雪二首(其一)

欲休还舞任风吹,断续繁云作阵随。

已塞茅蹊人起晚,更迷沙渚鸟飞迟。

混同天地归无迹,润色山川入有为。

太守不辞留客醉,丰年佳兆可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朝退即事呈大尹正仲龙图

六街尘断早凉生,细葛含风体更清。

官府吏闲时乐易,市廛人喜政和平。

挥金蔌蔌宫槐蕊,鸣玉淙淙御水声。

观阙渐迎初日上,马头还傍绿阴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天章寺

篮舆朝出踏轻尘,拂面毵毵柳色新。

曲水岂能留往事,南湖空解照行人。

最宜灵运登山屐,不负渊明漉酒巾。

老去飘零心未折,暂须同醉海边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东山示客

虞寄庵馀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

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栏笑语同。

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黄微破日边风。

从今准拟频行乐,日伴樽前白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