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道中有感

行李萧然一束书,城南触目更愁予。

市门乞食僧持钵,关路哦诗客跨驴。

残发无多真已矣,名山未去独何欤。

芒鞋可买身犹健,红树青霜十月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我背着简单的书卷,走在城南,心中更加忧郁。
街头乞食的僧人手持饭碗,关隘路上的诗人骑着驴吟唱诗篇。
剩下的头发已经不多,人生已步入暮年,为何还不去名山游历呢?
虽然穿着破旧草鞋,身体还算健康,初秋时节,红叶与青霜映衬着十月初的景色。

注释

行李:随身携带的物品。
萧然:简陋、清冷。
束书:一捆书。
城南:城市南部。
触目:映入眼帘。
更愁予:使我更加忧愁。
市门:街市门口。
僧持钵:僧人手持饭碗乞食。
关路:关隘道路。
哦诗客:吟诗的旅人。
跨驴:骑着驴子。
残发:稀疏的头发。
无多:所剩无几。
真已矣:确实如此,指年老。
未去:还未前往。
独何欤:为什么呢。
芒鞋:破旧草鞋。
身犹健:身体依然健壮。
红树:红叶。
青霜:青色的霜。
十月初:初秋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城南道中有感》,通过描绘诗人的行旅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行李萧然一束书”,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轻装简行,只有书籍相伴,流露出一种孤寂和清贫的气息。次句“城南触目更愁予”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城南景象时的愁绪,可能是因为眼前的贫困或对未来的忧虑。

第三句“市门乞食僧持钵”,通过描绘僧人手持乞食的钵盂,暗示了社会的艰辛和生活的艰难,也反映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第四句“关路哦诗客跨驴”,以“哦诗客”自比,表明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仍不忘吟咏诗歌,保持文人的风骨。

第五、六句“残发无多真已矣,名山未去独何欤”,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白发稀疏,不禁自问是否还有机会游历名山大川,实现未竟之志。最后两句“芒鞋可买身犹健,红树青霜十月初”,以“芒鞋”象征简朴的生活,表达出诗人虽生活困顿但身体尚健,期待在初秋时节继续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之叹,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陆游作为南宋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复雨

催唤儿童扫绿苔,长歌清啸兴悠哉。

林间子堕知梅熟,水面痕生验雨来。

往事已成孤枕梦,故人谁共一樽开。

自怜未负年华在,素扇团团月样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复窃祠禄示儿子

得饱不啻足,闭门还读书。

翁犹羹不糁,儿固食无鱼。

衮绣曷加我,箪瓢常晏如。

人生随所遇,勿替此心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复湖

世事相寻败与成,湖中畚锸浩纵横。

共知陂坏行当复,敢恨台高既已倾。

天镜忽看孤月堕,樵风长送片帆轻。

下临万顷如云稼,从此年年有颂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奏乞奉祠留衢州皇华馆待命

世念萧然冷欲冰,更堪衰与病相乘。

从来幸有不材木,此去真为无事僧。

耐辱岂惟容唾面,寡言端拟学铭膺。

尚馀一事犹豪举,醉后龙蛇满剡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