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秦姝行

长安二月花满城,插花女儿弹银筝。

南宫仙郎下朝晚,曲头驻马闻新声。

马蹄逶迟心荡漾,高楼已远犹频望。

此时意重千金轻,鸟传消息绀轮迎。

芳筵银烛一相见,浅笑低鬟初目成。

蜀弦铮摐指如玉,皇帝弟子韦家曲。

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宝柱秋雁行。

敛蛾收袂凝清光,抽弦缓调怨且长。

八鸾锵锵渡银汉,九雏威凤鸣朝阳。

曲终韵尽意不足,馀思悄绝愁空堂。

从郎镇南别城阙,楼船理曲潇湘月。

冯夷蹁跹舞渌波,鲛人出听停绡梭。

北池含烟瑶草短,万松亭下清风满。

秦声一曲此时闻,岭泉呜咽南云断。

来自长陵小市东,蕣华零落瘴江风。

侍儿掩泣收银甲,鹦鹉不言愁玉笼。

博山炉中香自灭,镜奁尘暗同心结。

从此东山非昔游,长嗟人与弦俱绝。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安二月花开满城,插花女儿弹银筝。
宫中公子下朝归来晚,马蹄停下倾听新曲声。
马蹄慢行心摇曳,尽管高楼远去仍频频回望。
此刻心情珍贵无比,鸟儿传递消息紫车来迎。
在华丽的宴席上,烛光下初次相见,浅笑低眉眼神交汇。
蜀地琴音清脆如玉,这是皇族子弟韦家的乐章。
琴瑟装饰精美,排列如秋雁行,瑰丽无比。
她敛起黛眉收起衣袖,静谧中琴声哀怨悠长。
八只鸾鸟鸣叫穿越银河,九只凤凰在朝阳下歌唱。
曲终韵尽意未尽,余音消散空荡的厅堂。
郎君南下离开都城,月下楼船上奏曲于潇湘。
水神冯夷翩翩起舞于碧波,鲛人倾听暂停织布。
北池烟雾缭绕,瑶草短小,万松亭下清风徐来。
秦地的乐曲在此时响起,山泉悲鸣,南云断绝。
乐师来自长陵东市,花开花落,瘴江风中凋零。
侍女掩面哭泣收起银甲,鹦鹉笼中默默无言。
博山香炉中的香烟已灭,镜盒积尘,同心结蒙尘。
从此东山不再是旧游之地,感叹人事变迁,琴弦皆断。

注释

长安:古代都城长安。
银筝:古乐器。
南宫:皇宫。
仙郎:宫中公子。
青牛:古代传说中的神牛。
冯夷:水神。
鲛人:神话中的海中生物。
秦声:秦地的音乐。
博山炉:香炉。
东山:隐居之地。
弦俱绝:琴弦皆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在长安城中弹奏银筝的情景,通过她的音乐吸引了行人驻足聆听。诗中的意境交织着春日花开、宫廷生活和高楼远望,展现了一个美好而又稍纵即逝的瞬间。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与哀愁,以及对于音乐家园的深切情感。

从艺术构造上看,这首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听觉、视觉甚至触觉的体验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妙氛围。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华山歌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形式: 古风

华清词

日出骊山东,裴回照温泉。

楼台影玲珑,稍稍开白烟。

言昔太上皇,常居此祈年。

风中闻清乐,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

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颙然。

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

莺,能语,多情。春将半,天欲明。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

形式: 词牌: 一七令 押[庚]韵

吐绶鸟词

越山有鸟翔寥廓,嗉中天绶光若若。

越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绶江南知。

四明天姥神仙地,朱鸟星精钟异气。

赤玉彫成彪炳毛,红绡剪出玲珑翅。

湖烟始开山日高,迎风吐绶盘花绦。

临波似染琅琊草,映叶疑开阿母桃。

花红草绿人间事,未若灵禽自然贵。

鹤吐明珠暂报恩,鹊衔金印空为瑞。

春和秋霁野花开,玩景寻芳处处来。

翠幕雕笼非所慕,珠丸柘弹莫相猜。

栖月啼烟凌缥缈,高林先见金霞晓。

三山仙路寄遥情,刷羽扬翘欲上征。

不学碧鸡依井络,愿随青鸟向层城。

太液池中有黄鹄,怜君长向高枝宿。

如何一借羊角风,来听箫韶九成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