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

公子联镳语,佳人把袂欢。

星桥云外出,火树雪中看。

夜色开清禁,春酺许从官。

仍闻祠太乙,达曙礼仙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欢乐气氛。首句“公子联镳语,佳人把袂欢”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贵族青年与美丽女子在元宵之夜的欢聚场景,公子们并骑而行,谈笑风生;佳人们携手相伴,共享欢愉。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元宵节作为传统节日的社交功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的“星桥云外出,火树雪中看”两句,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将元宵节的景象描绘得如梦如幻。星桥,即指元宵节时悬挂于空中或水面上的灯笼,它们仿佛跨越天际,与云彩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火树雪中看”,则是形容灯火璀璨如同雪中的树木,既突出了元宵节灯火通明的壮观景象,又赋予了这一场景以浪漫与神秘的色彩。

“夜色开清禁,春酺许从官”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与自由。清禁,原指皇宫禁地,此处借指元宵节期间,皇宫大门开放,允许百姓进入,享受节日的欢乐。春酺,即春季的聚会,这里指的是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这两句表达了元宵节不仅是民间的狂欢,也是朝廷对民众的一种恩赐,使得官员也能参与其中,共享节日的喜悦。

最后,“仍闻祠太乙,达曙礼仙坛”点明了元宵节的宗教色彩。太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祇之一,常与祭祀、祈福等活动相关。这两句表明,在享受世俗欢乐的同时,人们也不忘向神灵表达敬意,祈求吉祥与平安。整个画面既有世俗的繁华,也有精神的寄托,展现了元宵节作为一个综合性节日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特定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还融入了文化、宗教等多重元素,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层次分明的艺术画卷。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登省中楼望西山晴雪

忽见西山雪,高楼重倚阑。

数峰城上出,落日署中寒。

佳色繁天㐲,清光切露盘。

小臣操郢曲,愿献圣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忆弟

新醪杨柳色,不醉欲何如。

蓟北三春雁,山东二弟书。

宦情閒遂浅,人事病全疏。

未拟酬恩去,空令忆旧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初夏赵氏园亭

独值春风后,幽期此重过。

开樽黄鸟至,高枕绿阴多。

簪绂殊閒事,乾坤一放歌。

淹留君莫厌,吾道本岩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孟得之

十载蓟门客,秋风见长年。

思家明月夜,驱马白云天。

来雁授衣后,黄花落帽前。

何人过携酒,共醉黎阳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