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三)

未办因人出,时歌不我过。

墨泓云脚乱,药鼎雨声多。

三篾阅浮世,把茆营懒窠。

肯将犹在舌,容易说干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未曾因人的劝说离开,时常歌唱却从未超过我。
墨水池中波纹如云脚翻腾,药鼎中的雨水声频繁响起。
经历了世间浮沉,我只想懒散地经营我的小窝。
岂能轻易将心中的愤怒言说,只因战争之事太沉重。

注释

未办:未曾。
因人:因别人的劝说。
出:离开。
时歌:时常歌唱。
墨泓:墨水池。
云脚:水面上的波纹像云的底部。
药鼎:煮药的锅。
雨声多:雨水声频繁。
三篾:历经沧桑。
阅:经历。
浮世:世间浮沉。
茆:茅草。
营:经营。
懒窠:懒散的小窝。
肯将:岂能轻易。
犹在舌:心中的愤怒。
容易:轻易。
干戈:战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名为《即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未办因人出,时歌不我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他并不因为别人的是非去改变自己的节操,也不因为外界的声音而自责。

"墨泓云脚乱,药鼎雨声多。" 这里描绘了一种幽静的书房生活,墨泓可能指的是书桌上的墨迹或水盂中的墨,而云脚则是指云彩在窗棂上投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药鼎雨声多,则是说药鼎(煎药用的器具)发出的声音如同细雨,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受。

"三篾阅浮世,把茆营懒窠。" 三篾可能指的是竹制的文房四宝之一的笔架,而把茆则是用来遮挡光线或围成小空间的草帘。诗人通过这些物品表达了自己对于外界浮世的观察和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肯将犹在舌,容易说干戈。"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胸怀宽广,他愿意将自己的见解保留在心中,而不轻易出口争论,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言谈之道的慎重和对世事的淡然。

总体来说,杨冠卿通过这首《即事》,展现了一个隐逸于世、内心平静且观察入微的书生形象。他的生活充满了文学与哲学的气息,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守清净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吴江道中(其一)

野色苍烟阔,篷笼宿雨开。

湖光与天接,林彩觉春回。

心事归双鬓,年华付一杯。

松江元赴海,流驶更须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吴江道中(其二)

坏郭郊丘里,长桥烟浪间。

幽花经雨润,独鸟受风还。

春水围丛薄,晴云吐乱山。

莫将吴越恨,添入二毛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谷隐之东芍药酴醾涉夏尚有存者箨龙头角且森列于前次前韵呈九江赵使君

衣钵相传书一龛,晴窗时许听名谈。

诗成与客探囊取,句好令人下笔惭。

别墅经春花未老,芳畦过雨荠尤甘。

明朝更欲从公去,玉版堂头作小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和京尚书上元日同禁从游凤山韵

苔封石磴绕层栏,栏外行厨荐玉盘。

座揖湖山诗兴远,气吞云海酒杯宽。

篮舆竟日有馀乐,莲市只今无此欢。

我愧么微难接武,飞笺亦欲寄青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