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卓家人富颇轻财,犊鼻堪依不用媒。
只似侬家贫亦好,枯桐那得凤凰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生活画面。开篇两句“卓家人富颇轻财,犊鼻堪依不用媒。”写的是一个富有的家族,他们的富有到了不在乎钱财的地步,连牵涉重大的婚姻大事也不需借助中间人的力量,这显示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而后两句“只似侬家贫亦好,枯桐那得凤凰来。”则是对比之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家的贫穷持有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即便是贫穷,也有其乐。最后一句中的“枯桐”和“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高洁难求的事物,这里用来比喻那些难以到来的美好事物,诗人似乎是在自嘲,即便是贫穷的家,也难以吸引像凤凰这样的稀罕之物。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富贵与贫穷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理。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伯鸾不作怅谁从,凤尾香衾翠谩重。
静对菱花匀泪粉,不知膏沐若为容。
春风有分到儿家,也插花枝表岁华。
但得作嫔君子室,随宜妆遣不须奢。
纤手清闲理瑟工,高楼半在碧云中。
行人岂是知音者,小立花阴待曲终。
王孙公子少年游,醉里樗蒲信采投。
指点某庄还博直,明朝酒醒到家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