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松亭

双松如老虬,拜然俯于地。

山下草细微,降从所非类。

昂藏烈丈夫,肯与樵牧比。

樛枝若欲颓,直干固不倚。

外柔内则刚,物耳寓此理。

吾观世俗流,随人尽弃己。

此松乃不然,自下弗为耻。

所立峭已高,其节凛不记。

满眼春风生,中有岁寒意。

敢告行道人,视此知所止。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棵松树像古老的虬龙,恭敬地低垂着
山下的草木细小,它们顺从不属于同类
高大威猛的男子汉,怎肯与樵夫牧童相提并论
弯曲的树枝仿佛要倒下,但笔直的树干始终不依靠
外表柔弱内心刚强,世间万物的道理就蕴含在这里
我看世人随波逐流,轻易放弃自我
这松树却不同,从不以此为耻辱
它站立的位置峻峭而高,节操凛然令人难忘
满眼春风吹拂,却透出寒冬的气息
我冒昧告诉路上的行人,看到此景便知道何为坚持

注释

虬: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龙,这里形容松树古老且盘曲。
拜然:恭敬的样子。
樵牧:打柴和放牧的人,指平凡的劳动者。
樛枝:弯曲的树枝。
倚:依靠。
弃己:放弃自我。
峭:陡峭。
凛:严寒、冷峻。
行道人:过路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棵苍劲的老松树,它们如同盘曲的老虬龙般深深扎根大地。山下的花草虽细小,却依附在松树旁,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赞美松树像刚烈的男子汉,不愿与樵夫牧童同流合污,樛曲的树枝象征坚韧不屈,挺直的主干坚守原则。

松树的外表看似柔软,实则内心刚强,寓含着世间道理。诗人借此批评世俗之人容易随波逐流,放弃自我。而这两棵松树傲然独立,即使身处险峻之地,其节操依旧凛然,充满寒冬般的坚韧。春风拂过,更显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提醒行人,应从这双松中汲取力量,坚守自我,知止而后行。整首诗以双松为载体,寄寓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85)

徐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官三人率庆裘元量司直于湖中有诗呈诸公

欲晴未晴还不雨,无日无风又无暑。

烟薄微笼四岸山,空翠却向湖中聚。

今日之游诚佳哉,湖山文字中衔杯。

相为此约亦已久,天相其逢资追陪。

吾侪官闲无一事,平生丘壑讵轻弃。

相从于此合钟情,无奈同襟欲分袂。

西风著意向芙蓉,绿柳未疏花正浓。

劝君慢理江头楫,更作一日来从容。

形式: 古风

次陈和仲惠云山歌韵

幽人寻坦道,为言柔履刚。

所利在艰正,未取马逐良。

云山坐深窈,无人兰自芳。

青青松与竹,障暑拒雪霜。

人迹所罕到,亶为烟云乡。

老我志彫落,发苍而视茫。

怀哉此丘壑,闲踪寄忀徉。

人事辄往复,世虑忘暄凉。

书数种,琴一张,竹布充野服,筇杖替游缰。

生来坦率得自遂,客至嘲诮庸何伤。

非故逃名甘寂寂,攻嫌助长病茫茫。

君诗明澹起予意,留取伴我山中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竹门

竹门何为设,护此自在身。

而有不知者,谓隔一切人。

门有闭有开,人有疏与亲。

闭以谢俗客,开以纳嘉宾。

或方计财利,我方甘窭贫。

或方图宦达,我方埋隐沦。

岂惟乖趋尚,诚亦困纠纷。

若夫道义交,开益所愿闻。

清幽能共适,淡薄能相因。

与夫学问徒,讲说敢辞勤。

义理滋我悦,诗书陶我真。

俱不役殽酌,且无昏精神。

然当时省己,勿或浪尤人。

古人重晚节,气衰当志新。

古人贵老成,齿颓资德尊。

初心苟无负,斯不愧斯门。

形式: 古风

舟溪吟

舟溪群山俱有情,禺昂环列如逢迎。

东出双秀高冲天,推先两峰当我前。

二水南来炯相顾,合流于西疑欲住。

成此溪山一段清,中有一园十亩平。

著我翛然数间屋,绕屋但栽竹与菊。

扶杖行舒景物娱,开卷坐对圣贤读。

嗟余藐焉天地间,居然分得此清闲。

毋馁浩然有以老,也应不负尔溪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