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题罗浮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沉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翻译

满洞长着碧绿的苔钱,独得自然景致之胜。占尽风女笑桃花随着溪水流落晴川。罗浮山上石楼的高处,夜夜都能听到猿猴哀啼。夜晚入静独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柔软如同毛毡,独自枕拳卧草席地幕天。与山麇野鹿同眠。天亮时残霞还未消散,淡雾绵绵不尽。罗浮洞府晋时才有人来,唐尧时始开,伪刘称汉时方显。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
又名“爇心香”。
双调小令,六十六字。
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博罗问,相传西晋郭璞曾在此炼丹求仙,东晋葛洪亦得道于此,道家列为第七洞天。
苔钱:苍苔形圆如钱,故名。
买断:买尽,犹言占尽。
石楼:在罗浮山上。
山麋:指麋鹿。
残霞:此指晓霞。
沉绵:绵绵不尽。

鉴赏

这首《行香子·题罗浮》是宋代道士葛长庚所作,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山中景象。"满洞苔钱"形象地写出洞穴内青苔繁茂,仿佛铜钱般密集,暗示着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古老。"买断风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深迷恋,仿佛能用苔藓换取无尽的风月。

"笑桃花流落晴川"以桃花的凋零反衬出晴朗江面的开阔,寓言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石楼高处,夜夜啼猿"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猿猴的哀鸣增添了山中的幽深和历史的沧桑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的描绘,展现出时间在寂静山间的流逝,暗示了修行者的孤独守望和对时光的深刻体验。"细草如毡,独枕空拳"描绘出诗人与自然共眠的简朴生活,表现出超脱尘世的洒脱。

最后,"残霞未散,淡雾沈绵"以景结情,黄昏的余晖和弥漫的雾气交织,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则借古喻今,表达出诗人希望自己能成为超越时空的仙人,融入这永恒的自然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罗浮山的景色,寓言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寄托,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追求超脱的思想。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阮郎归.舟行即事

淡烟凝翠锁寒芜。斜阳挂碧梧。沙头三两雁相呼。

萧萧风卷芦。何处笛,一声孤。岸边人钓鱼。

快帆一夜泊桐庐。问人沽酒无。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添声杨柳枝

挼碎梅花一断肠。送斜阳。风烟缥缈月微茫。

又昏黄。平野寒芜何处断,接天长。

短篱浅水橘青黄。度清香。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沁园春(其五)寄鹤林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

叹折腰为米,弃家因酒,往之不谏,来者堪追。

形役奚悲,途迷未远,今是还知悟昨非。

舟轻扬,问征夫前路,晨色熹微。欢迎童稚嘻嘻。

羡出岫云闲鸟倦飞。

有南窗寄傲,东皋舒啸,西畴春事,植杖耘耔。

矫首遐观,壶觞自酌,寻壑临流聊赋诗。

琴书外,且乐天知命,复用何疑。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

暂聚如萍,忽散似云,无可奈何。

向天涯海角,两行别泪,风前月下,一片离骚。

啼罢栖乌,望穷芳草,此恨与之谁较多。

昏黄后,对青灯感慨,白酒悲歌。梦中作梦知么。

忆往事落花流水呵。

更凭高□远,沈腰不瘦,怅今怀昔,潘鬓须皤。

去燕来鸿,寻梅问柳,寸念从他寒暑熬。

消魂处,但烟光缥渺,山色周遭。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