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苦吟

平生无苦吟,书翰不求深。

行笔因调性,成诗为写心。

诗扬心造化,笔发性园林。

所乐乐吾乐,乐而安有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生来不喜欢苦思冥想,写字也不追求深奥。
写作随性而为,诗歌则是表达内心。
诗歌赞美内心的创造力,笔触如同在园林中释放自我。
我所享受的是自己的快乐,快乐中没有过度放纵。

注释

平生:一生。
苦吟:苦思冥想。
书翰:书法。
不求深:不追求深奥。
行笔:写作。
调性:个性。
写心:表达内心。
诗扬:诗歌赞美。
心造化:内心的创造力。
笔发性:笔触释放。
园林:比喻自由自在。
所乐:所享受的。
乐吾乐:自己的快乐。
淫:过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无苦吟》,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态度和人生哲学。首句“平生无苦吟”表明诗人写作时没有刻意追求艰深晦涩,而是自然流露,轻松自如。接下来的“书翰不求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随性自然的风格,不刻意雕琢文字。

“行笔因调性,成诗为写心”揭示了诗人写作的真意,即根据个人的性格和心境来运笔,诗歌创作则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人认为,诗歌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心灵的直接表达。

“诗扬心造化,笔发性园林”这两句富有象征意义,将诗人心中的创造力比作自然界的造化,而他的笔触则如同在园林中自由挥洒,展现出个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两句“所乐乐吾乐,乐而安有淫”表达了诗人对快乐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快乐源自内心的满足,享受自己的乐趣而不过度放纵,体现了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个人生活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月夜

雨霁风自好,秋深天未寒。

移床就阶下,看月出林端。

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

他时遇良友,此景复求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月窟吟

月窟与天根,中间来往频。

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

投足自有定,满怀都是春。

若无诗与酒,又似太亏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毛头吟(其二)

忧国心深为爱君,爱君须更重于身。

口中讲得未必是,手里做成方始真。

妄意动时难照物,俗情私处莫知人。

厚诬天下凶之甚,多少英才在下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长子伯温失解以诗示之

儒家所尚者,行善与文章。

用舍何尝定,枯荣未易量。

干求便黾勉,得失是寻常。

外物不可必,其言味甚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