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邓静春作幽谷图

山深冥冥溪谷阴,怪石突出当重林。

回壑奔流石礧磈,寒雾喷薄浮轻岑。

猿猱飞攀山欲立,悬崖老树苍鳞湿。

有客担簦负长笈,欲行不行驴脚涩。

风吹征衣天欲暮,旅馆不逢前沮渡。

此际遥知行路难,却向今朝画中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谷图,充满了自然的神秘与壮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深溪谷的幽静、怪石嶙峋的险峻、回壑奔流的动态以及寒雾轻岑的朦胧景象一一展现,营造出一种既雄浑又清幽的意境。

“山深冥冥溪谷阴”,开篇即点出了山谷的深邃与阴暗,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怪石突出当重林”,怪石在茂密的树林中突兀而出,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回壑奔流石礧磈,寒雾喷薄浮轻岑”,回转的山谷中水流湍急,怪石错落,寒雾缭绕,轻雾中的山峰若隐若现,增添了诗的意境美。“猿猱飞攀山欲立,悬崖老树苍鳞湿”,猿猴在山间飞快地攀爬,悬崖上的老树苍翠欲滴,湿漉漉的,生动地描绘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引入了一个旅人形象,“有客担簦负长笈,欲行不行驴脚涩”。这位旅人背着行囊,牵着驴子,似乎在犹豫是否前行,表现出旅途的艰难与复杂心情。随着“风吹征衣天欲暮,旅馆不逢前沮渡”,夜幕降临,旅人仍在寻找住宿之处,但旅馆难寻,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最后,“此际遥知行路难,却向今朝画中睹”表达了对旅途不易的感慨,同时也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描绘了幽谷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旅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暮感怀

辛夷花落芳林静,啼鴂声乾云欲暝。

暖风吹雨绿阴生,梅子心酸犹未醒。

书窗睡思将无凭,故山幽梦青峥嵘。

平生自有泉石念,寸禄无干何用名。

薰天富贵那足恃,厚禄未为身后计。

破垣发屋笑王涯,良弃勋名如脱屣。

形式: 古风

题张樗寮楷书公孙大娘舞剑器行

飞仙堕翮堆成山,堂堂楷法留人间。

宜官无徒梁鹄往,隐锋藏角尤为难。

大书五寸径方丈,字贵紧健力出捥。

八诀具全真足高,不学谩草鹦哥娇。

黄华老人在金国,宋季独数张樗寮。

似闻高艺两不下,各抱地势夸雄豪。

今观张书劲且奇,笔力欲抵三军师。

吴钩斫断怒蛟尾,瘦竹折石回风枝。

君不见庾征西,何须野鹜论家鸡。

形式: 古风

春堤游子行

燕子社前春雨歇,碧堤芳草连天末。

柳回青眼欲窥人,间关黄鸟初调舌。

绿窗红袖开婵娟,谁家高楼入云端。

十二阑干凭欲遍,楼前荡子驰金鞍。

少年何必生远图,金张高贵无时无。

郎君解作凌云赋,妾效文君当酒垆。

只今功名论月俸,弯弓射策俱无用。

十年回首别京华,莫遣春闺生远梦。

形式: 古风

读隋书

广通渠边渭水流,长安猛将悬兜牟。

陈郎酣睡未知晓,采石夜渡江声秋。

韩擒不待贺若报,呼得蛮奴作乡导。

铜钲一声歌管阑,望仙阁下旌旗绕。

兵家女儿发照人,金井梧桐三坠身。

血痕已污青溪草,遗恨空怜高使君。

当时只道明良会,三十年间转头事。

江都未放锦帆回,晋阳城内惊尘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