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感怀

辛夷花落芳林静,啼鴂声乾云欲暝。

暖风吹雨绿阴生,梅子心酸犹未醒。

书窗睡思将无凭,故山幽梦青峥嵘。

平生自有泉石念,寸禄无干何用名。

薰天富贵那足恃,厚禄未为身后计。

破垣发屋笑王涯,良弃勋名如脱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春暮感怀》由元代诗人朱德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与诗人深沉的感慨。

首句“辛夷花落芳林静”,以辛夷花的凋谢象征着春天的逝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啼鴂声乾云欲暝”一句,通过鴂鸟的啼鸣,渲染出黄昏即将来临的意境,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寂寥情绪。

“暖风吹雨绿阴生,梅子心酸犹未醒。”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绿意盎然的画面,同时借梅子的酸涩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尚未完全释怀。

“书窗睡思将无凭,故山幽梦青峥嵘。”诗人似乎在书窗前小憩,梦回故乡,那里的山峦依旧青翠挺拔,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平生自有泉石念,寸禄无干何用名。”表达了诗人对清泉与岩石的喜爱,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薰天富贵那足恃,厚禄未为身后计。”诗人对权势与财富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并非长久之计,更不应成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最后,“破垣发屋笑王涯,良弃勋名如脱屣。”以历史上的王涯为例,讽刺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不惜一切的人,诗人则选择放弃这些外在的荣誉,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樗寮楷书公孙大娘舞剑器行

飞仙堕翮堆成山,堂堂楷法留人间。

宜官无徒梁鹄往,隐锋藏角尤为难。

大书五寸径方丈,字贵紧健力出捥。

八诀具全真足高,不学谩草鹦哥娇。

黄华老人在金国,宋季独数张樗寮。

似闻高艺两不下,各抱地势夸雄豪。

今观张书劲且奇,笔力欲抵三军师。

吴钩斫断怒蛟尾,瘦竹折石回风枝。

君不见庾征西,何须野鹜论家鸡。

形式: 古风

春堤游子行

燕子社前春雨歇,碧堤芳草连天末。

柳回青眼欲窥人,间关黄鸟初调舌。

绿窗红袖开婵娟,谁家高楼入云端。

十二阑干凭欲遍,楼前荡子驰金鞍。

少年何必生远图,金张高贵无时无。

郎君解作凌云赋,妾效文君当酒垆。

只今功名论月俸,弯弓射策俱无用。

十年回首别京华,莫遣春闺生远梦。

形式: 古风

读隋书

广通渠边渭水流,长安猛将悬兜牟。

陈郎酣睡未知晓,采石夜渡江声秋。

韩擒不待贺若报,呼得蛮奴作乡导。

铜钲一声歌管阑,望仙阁下旌旗绕。

兵家女儿发照人,金井梧桐三坠身。

血痕已污青溪草,遗恨空怜高使君。

当时只道明良会,三十年间转头事。

江都未放锦帆回,晋阳城内惊尘起。

形式: 古风

德政碑

德政碑,路傍立石高巍巍。

传是郡中贤太守,三年秩满人颂之。

刻石道傍纪德政,傍人见者或歔欷。

借问歔欷者谁子,云是西家镌石儿。

去年官差镌此石,官司督工限十日。

上户敛钱支半工,每年准备遭驱责。

城中书生无学俸,但得钱多作好颂。

岂知太守贤不贤,但喜豪民来馈送。

德政碑,磨不去,劝君改作桥梁柱。

乞与行人济不通,免使后来观者疑其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