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清有作

野树荒烟路,重来十五年。

溪山如有待,人物故依然。

渔火明寒浦,菱歌起暮船。

长桥今夜月,桑梓影重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十五年后重返旧地时所见之景,充满了怀旧与感慨之情。

首联“野树荒烟路,重来十五年”,开篇即以“野树”、“荒烟”、“路”描绘出一片荒凉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诗人十五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涌起的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颔联“溪山如有待,人物故依然”,转而描写自然与人事的不变。溪水依旧潺潺,山色依旧苍翠,仿佛在等待着诗人的归来;而人事方面,尽管世事变迁,但故乡的人们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这份情感的延续让诗人感到温暖与慰藉。

颈联“渔火明寒浦,菱歌起暮船”,进一步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渔火在寒冷的河畔闪烁,菱歌从远处的船只中传来,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蕴含着生活的诗意与和谐。

尾联“长桥今夜月,桑梓影重圆”,将情感推向高潮。长桥之下,明月当空,诗人仿佛看到了自己与故乡的“重圆”。这里的“桑梓”既指故乡,也暗含着对家庭、亲情的深厚情感。整首诗在这一句中达到了情感的顶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过去的深深眷恋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酬张篪用来韵

自废登山屐,长怀漉酒巾。

风云游子暮,鱼鸟故园春。

听雨兴思远,临池得句频。

林泉高致在,词翰近尤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舟次济宁遇雨寄孙廷昭大参

一自同官后,于今又几年。

相逢真偶尔,分手各依然。

旧事凭谁问,新诗觅雁传。

天涯不可极,烟雨过前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草庭

幽亭何寂阒,芳草不知名。

花落东风淡,莺啼暮雨晴。

閒中随意绿,空里过愁生。

惟有濂溪趣,年年任化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忆母

慈母殁七载,痴儿尚一身。

天涯常有月,堂北更无暾。

虚室鸡群散,荒园野苧贫。

平生勤苦事,日远益悲辛。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