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光风霁月,信行窝到处,人间天上。
一笑唤回新造化,满眼翠舒红放。
脑后功名,脚跟富贵,梦断春旗仗。
辐巾萧散,任他虮虱龙象。
正是杨柳初眠,海棠半睡,锦绣天开障。
鹤骨松筋年望八,得醉不妨澜浪,节过烧灯,时催修禊,迎面韶华荡。
宗文扶著,问翁马首何向。
这首宋词《念奴娇·其二》是洪咨夔所作,以光风霁月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高雅的画面。"光风霁月"象征着明亮清朗的天气,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环境的赞美。词人随性游走,仿佛在人间和仙境间自由穿梭,感受到无比的逍遥。
"一笑唤回新造化,满眼翠舒红放",通过欢笑唤醒了大自然的生机,绿意盎然,花儿竞相开放,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希望。"脑后功名,脚跟富贵,梦断春旗仗",词人似乎看淡了世俗的追求,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享受。
"辐巾萧散,任他虮虱龙象",表达了词人超脱世俗,不拘小节的态度,即使面对权贵也无惧无畏。接下来,词人以春天的景物比喻老者的高洁品格,"杨柳初眠,海棠半睡,锦绣天开障",寓意老者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犹在,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
"鹤骨松筋年望八",进一步刻画老者的长寿与坚韧,"得醉不妨澜浪",则流露出词人对老友纵情饮酒的赞赏。"节过烧灯,时催修禊,迎面韶华荡",描述节日的欢乐气氛和时光的流转,以及美好的春光。
最后,词人以"宗文扶著,问翁马首何向"收尾,既是对老者的尊敬,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暗示着对未知旅程的好奇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上,这首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老友的深深祝福。
不详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万紫千红鬓上粉,聚成一撮精神。
宣和宫样太清真。韶风摇斗帐,芳露湿纶巾。
消得流莺花底滑,一声惊起梁尘。
扶将芍药牡丹春。光浮金盏面,香到玉池津。
霜月冷婷婷。夹岸芦花雪点成。
短艇水晶宫里系,闲情。谁道芙蓉更有城。
阿鹊数归程。人倚低窗小画屏。
莫恨年华飞上鬓,堪凭。一度春风一度莺。
风雨过芳晨。多少愁红恨紫尘。
两点眉尖凝远碧,纷纷。又被杨花误一春。
金凤压娇云。睡起纱窗背欠伸。
心事欲言言不尽,沈沈。乳燕雏莺触拨人。
野服纶巾。白须红颊,无限阳春。
二满三平,粗衣淡饭,钟鼎山林。
尊前喜气轮囷,道蚕麦、今朝甲申。
天放新晴,人占一饱,老子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