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兴福寺

经年因病废吟诗,兴至吟随不自知。

凡鸟啼皆如百舌,老梅花不肯多枝。

幽当翠筱苍松合,静是清泉白石宜。

潭影千年成故事,山僧誇向客游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兴福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经年因病废吟诗”透露出诗人久病初愈,重拾诗笔的喜悦之情。接着,“兴至吟随不自知”则展现了诗人在美景面前,灵感涌现,不由自主地吟诗抒怀的状态。

“凡鸟啼皆如百舌,老梅花不肯多枝”两句,以鸟鸣和梅花为喻,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禅宗中的空灵境界。鸟儿的啼声如同百舌鸟般复杂多变,而老梅树却不愿繁茂多枝,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节制之美。

“幽当翠筱苍松合,静是清泉白石宜”进一步描绘了寺院周围的环境,翠竹与苍松相映成趣,清泉与白石相得益彰,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含了禅宗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最后,“潭影千年成故事,山僧誇向客游时”两句,通过潭水的倒影和山僧的讲述,将眼前的景致与历史故事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潭水的倒影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而山僧则自豪地向游客讲述这些故事,传递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禅宗思想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前春步

游必在清晨,山川几倍新。

花风香一路,柳浪绿经旬。

犬吠独行客,僧应连叩人。

隔林啼宛转,有鸟正怀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暮春过汤伯蕃村居

扬子江边处士家,春申山下种桑麻。

最宜雨雨风风竹,兼有红红白白花。

因氏先生为北郭,定知庄子又南华。

看君松下閒箕踞,一倍惭余道路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大石湾

轻云初散净无埃,眼界新晴几倍开。

高浪白能连日动,遥山青欲逐人来。

终输一著于鸥鸟,恨少三閒之屋材。

住向石湾最胜处,饱看饱听大江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月夜二首(其一)

华月满林壑,空山有夜春。

打门僧识我,竟不问何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