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叟梅花

百卉前头第一芳,低临粉水浸寒光。

卷帘初认云犹冻,逆鼻浑疑雪亦香。

鼎实自应终有待,天真不假更匀妆。

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百花之首的芬芳,低垂在粉色溪流上,映着寒冷的光芒。
掀开窗帘,乍见云彩似乎还带着冰霜,鼻子闻到的香气,仿佛雪花也带着香气。
宝鼎中的精华,自然会有被人赏识的一天,大自然的美无需人工雕琢。
在江南期盼使者却始终未至,暂且让我与诗人一同沉醉于醉乡之中。

注释

百卉:各种花卉。
第一芳:最芬芳的花。
粉水:粉色的溪流。
寒光:寒冷的光芒。
卷帘:掀开窗帘。
云犹冻:云彩似乎还带着冰霜。
逆鼻:鼻子闻到。
雪亦香:雪花也有香气。
鼎实:宝鼎中的精华。
终有待:终究会被人赏识。
天真:大自然的美。
更匀妆:无需人工修饰。
江南:江南地区。
无来使:没有使者到来。
诗翁:诗人。
醉乡:醉人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和和叟梅花》,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首句“百卉前头第一芳”,赞美梅花在百花之中的领先地位,象征其早春绽放的傲骨。次句“低临粉水浸寒光”描绘了梅花贴近水面,映照着寒冷光芒的景象,形象生动。

“卷帘初认云犹冻,逆鼻浑疑雪亦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结合,写出梅花如云般洁白,仿佛凝结着寒气,香气清冷而似雪,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接下来,“鼎实自应终有待,天真不假更匀妆”暗喻梅花虽朴素,但内在品质高洁,无需过多修饰。

最后两句“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希望与梅花一同沉醉于诗意之中,流露出诗人孤独而深情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和和叟第课还自都下

青云直上马如龙,来往泠然若御风。

高步只应天咫尺,旧游宁寄浙西东。

升沉道路从今异,邂逅比邻此日同。

相见可堪怀抱冷,需君健语破樊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南丰先生西游之作

孤云秀壁共崔嵬,倚壁看云足懒回。

睡眼剩潮寒绿洗,醉头强为好峰抬。

山僧煮茗留宽坐,寺板题名卜再来。

有愧野人能自在,尘樊束缚久低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彦詹题远轩

开窗得远意,兴出杳冥间。

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好花和露斸,脩竹夹藤删。

每许南邻伴,时来一寄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