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松关》由清代诗人陈斗南所作,描绘了一幅苍茫壮丽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林与山关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自然与时间的永恒对话。
首联“连天叠翠护名山,谁辟松阴数亩间”,开篇即以连绵不绝的翠绿山峦和被松林覆盖的数亩之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这片土地的珍贵与独特。
颔联“隐映危楼残戍险,参差鸟道暮樵还”,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危楼与残戍的隐现,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又与自然界的动态元素——参差的鸟道和归家的樵夫形成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生活状态的诗意表达。
颈联“昂藏不逐星霜老,崛强潜消岁月閒”则转向对松树的赞美。松树虽历经星霜岁月,却依然昂然挺立,坚韧不屈,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朽。这里的“崛强”不仅指松树的形态,更蕴含了对生命力的颂扬。
尾联“待看龙蟠风雨夜,依稀百二古秦关”将视角拉回未来,想象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松林中仿佛能隐约看到古代秦关的影子。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之间的深刻联系。
整体而言,《松关》通过对松林、山关、历史与自然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歌颂,以及对历史与未来的深邃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