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
宁登逸民传,不著茂陵书。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
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和超脱心态。"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表明作者认为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举止远比功绩声望重要,而功名本身如同流水,不值得去追求或记挂。
"宁登逸民传,不著茂陵书"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俗成功标准的漠视,宁愿成为隐逸之士,也不愿在功业上留名。这里的“逸民传”和“茂陵书”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前者代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后者则是权贵富豪的象征。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社会评价标准的质疑,即使被认为是“风流”(指文学艺术或高雅的生活情趣)已经枯竭,也还可以怀疑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因为获取信息渠道可能狭窄不畅。
"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生活环境的满足。九京指的是古代都城或著名城市,这里的“何所憾”可能是在表达对往昔繁华的回忆和惆怅;"玉树满庭除"则描绘了一种清净雅致的居住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满足。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诗人传达了一种高洁脱俗的人生追求。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法掾无双裔,夫人六一孙。
夙勤南涧藻,晚享北堂萱。
蒲圃严新槚,潘舆閟旧轩。
庭阶森玉树,驷马看高门。
客里何烦病,春馀不谓寒。
并来无计奈,那得有怀宽。
憎药犹须强,耽书更暇看。
两亲问消息,敢道不平安。
吏卒稀仍散,僮奴野自亲。
问吾适无恙,遽病此何因。
初觉身为客,还疑老逼人。
焚香发深省,一笑对残春。
双燕冲帘报禁烟,唤惊昼梦耸诗肩。
晚寒政与花为地,晓雨能令水作天。
桃李海棠聊病眼,清明寒食又来年。
老来不办雕新句,报答风光且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