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照口占

暂寄镜中影,谁知物外身。

本来无色相,何处著纤尘。

事业从飘泊,生涯付隐沦。

千秋谁只眼,彷佛见吾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超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我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首联“暂寄镜中影,谁知物外身”以镜中之影比喻短暂的人生,暗示个体的存在如同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引人深思。同时,“物外身”则指向一种超越物质、世俗束缚的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的愿望。

颔联“本来无色相,何处著纤尘”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认为人的本性是纯净无染的,不应被外界的纷扰所玷污。这里的“色相”既指外在的形貌,也暗喻了世间的欲望、名利等种种诱惑。诗人强调,真正的自我应该如同未被污染的白纸,不为外界的尘埃所遮蔽,保持内心的清明与纯净。

颈联“事业从飘泊,生涯付隐沦”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抉择。他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常人的道路,放弃了世俗的功名利禄,选择了隐居避世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主动选择,也是对传统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坚持。

尾联“千秋谁只眼,彷佛见吾真”表达了诗人对于后世的理解与期待。他认为,尽管时间长河浩瀚,但总有慧眼识珠之人能够理解并欣赏他的真实意图和精神世界。这种对未来知音的期待,既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人类智慧传承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个体与宇宙、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316)

邹元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 字:尔瞻
  • 号:南皋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551—1624

相关古诗词

柬罗公廓给谏

老去交情重,怀君意转深。

廿年青琐客,同赋白头吟。

突兀千秋意,蹉跎万古心。

嘤嘤闻好鸟,相唤出幽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别朱鉴塘老师郊外口占二律(其一)

停车郊外寺,重会是何年。

数仞宫墙峻,千秋情义偏。

聆音今几席,判袂各风烟。

出处真无计,回思亦怆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别朱鉴塘老师郊外口占二律(其二)

三吴雄镇地,斧钺下青霄。

简命先臣牧,纶音切帝尧。

戈船云里集,楼阁镜中飘。

筹策多公暇,坐看海气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太平山房(其一)

凿石临青嶂,开门俯碧流。

生涯聊自适,世网复何求。

睥睨千峰晓,藤萝万木秋。

牛羊三径里,樵唱好赓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