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储为送别翰林侍讲陈师召升任南京太常寺少卿而作。诗中表达了对陈师召品德与学问的高度赞誉,以及对其未来的期许。
首联“尚觉陈蕃道义尊,也从昭代识诸孙”赞颂陈师召如同东汉名士陈蕃一样,其高尚的道德和义行依然受到尊敬,同时在当代也能识别出他的优秀子孙。这里将陈师召与历史上的名士相提并论,凸显了其人格魅力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颔联“高文大册谁堪比,璞玉浑金未易论”赞美陈师召的文学成就与学识深广,难以找到与之匹敌的人才。将他比作未经雕琢的美玉或浑金,暗示其天赋与才华尚未完全展现,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颈联“风雨别离魂正断,冰霜期待意弥敦”描绘了分别时的不舍与伤感,同时也表达了对陈师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期待未来成就的心意。风雨象征离别的艰难与挑战,冰霜则预示着未来的考验,但诗人坚信陈师召会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
尾联“太常庭院花多少,更护长松百尺根”以太常寺的美景为背景,寄托了对陈师召未来事业如长松般稳固、繁荣的祝愿。太常寺作为朝廷礼乐机构,象征着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花多少”与“长松百尺根”形成对比,强调了陈师召不仅个人成就卓著,还将在文化领域留下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情的表达,既展现了对陈师召个人品质与学术成就的极高评价,也寄托了对其未来辉煌事业的殷切期望,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