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甫赋诗送其子塾下第归次韵为赠

馀力犹能诵稗官,奥篇隐帙复何难。

求贤正市千金骏,当赋终徵百羽抟。

唤渡吴江秋水涨,解鞍蜀道雪山寒。

归来趁贺郎罢相,东阁重寻一笑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闲暇之余还能吟咏野史小说,深藏的秘籍又何足为难。
在人才市场上不惜千金寻求杰出人才,如同最终征召百鸟共同飞翔。
呼唤渡船过吴淞江,秋水已涨,解下马鞍,蜀道上的雪山寒气逼人。
待归来时,恰逢宰相贺郎卸任,期待在东阁再次寻得欢笑盛宴。

注释

馀力:闲暇之力。
犹能:仍然能够。
稗官:野史小说。
奥篇隐帙:深藏的秘籍。
千金骏:价值千金的杰出人才。
徵:征召。
百羽抟:百鸟共同飞翔。
唤渡:呼唤渡船。
吴江:吴淞江。
蜀道:四川的道路。
雪山寒:雪山的严寒。
趁贺郎罢相:待贺姓宰相卸任后。
东阁:朝廷的东厢房,常指宰相府。
一笑欢:欢笑的盛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写给友人李仁甫之子塾下第归乡时所作的和诗。诗中表达了对学子勤奋好学的赞扬以及对其归途的关切与期待。

首句“馀力犹能诵稗官”,赞赏学子在科举落第后仍有余力研读杂史,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稗官"指非正史的野史小说,这里暗指学问广博。

次句“奥篇隐帙复何难”进一步肯定了学子对于深奥典籍的探索能力,表示这些知识对他来说并非难事。

第三句“求贤正市千金骏”,以“千金骏”比喻人才难得,表达了对学子才华的认可,认为他在求学路上如同寻找珍贵的千里马。

第四句“当赋终徵百羽抟”则寓言学子应有雄心壮志,即使面临挫折也要像展翅高飞的鸟儿一样,不断努力。

第五、六句“唤渡吴江秋水涨,解鞍蜀道雪山寒”描绘了学子归途中的景象,既有江南水乡的秋意,又有蜀地雪山的艰辛,寄寓了对旅途安全的关心。

最后一句“归来趁贺郎罢相,东阁重寻一笑欢”,以“贺郎罢相”暗指时局变化,希望学子归来时,正值朝廷人事变动,可以轻松愉快地相聚,共享欢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鼓励学子继续追求学问,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杨子直示还寿皇御批制草熟状将以新诗叹服匠手走笔奉酬既谢厚贶且为王春度玉墀之祝

病渴相如思苦迟,至今梦怯草麻时。

鼎湖铸就龙新去,云汉章成露尚垂。

冬日茅檐虽可曝,春风浴殿岂忘思。

使君自有如纶笔,会踏金銮契主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杨文甫主簿顷惠佳篇今赴松溪次韵送别

投林倦翼久知还,尚客君家伯仲间。

入市每嫌妨杖屦,临岐那忍问河山。

家声好在金陵簿,人物争看玉笋班。

他日银黄夸里后,不妨徐伴野夫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杨廷秀秘监万花川谷中洛花甚富乃用野人韵为鱼儿牡丹赋诗光荣多矣恶语叙谢

万花川谷第芳菲,也许湘灵媵伏妃。

翠叶迎风牵荇带,红绡浴日湿宫衣。

共船不妒龙阳钓,警乘犹疑洛渚飞。

谁把荒园一鱼目,换将五十六珠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杨昌英示性说次韵为谢

圣学榛芜欠扫际,诚斋刻意绍渊舆。

羊岐自昔迷多径,鸡瓮从今识广居。

西洛穷源谈近似,南宗投隙说真如。

早知大道容方轨,何用危涂转栈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