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一)

细雨洒无声。终日潮生。黄鹂不耐昼冥冥。

却向枝头啼宛转,唤醒春阴。晚照满中庭。

垂下湘云。蛛儿也解惜新晴。

百尺游丝黏落絮,不碍红英。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其一)由清代诗人张珊英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春日景象。

首句“细雨洒无声”,以静谧的笔触开篇,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轻柔细雨缓缓洒落的画面,雨声虽微不可闻,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终日潮生”则将视线转向了水边,暗示着春日里潮水的涨落,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

“黄鹂不耐昼冥冥”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黄鹂的活泼与不耐烦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在昏暗的白天里不停地鸣叫,似乎在呼唤着春光明媚的日子。接下来,“却向枝头啼宛转,唤醒春阴”两句,通过黄鹂的啼鸣打破了春日的阴沉,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复苏与活力。

“晚照满中庭。垂下湘云。”描绘了傍晚时分,阳光洒满庭院的景象,同时借用了“湘云”这一意象,既指云彩,又暗含湘妃竹的典故,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这句不仅写出了夕阳的美丽,还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最后,“蛛儿也解惜新晴。百尺游丝黏落絮,不碍红英。”通过蜘蛛和游丝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蜘蛛在晴朗的日子里忙碌地织网,游丝随风飘荡,捕捉着落絮,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同时,诗句中的“不碍红英”更是点明了春天的美好与和谐,即使是在细微之处,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浪淘沙》(其一)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46)

张珊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其二)

花影正亭亭。卷上帘旌。素娥有意欲相亲。

恁耐浮云时掩映,做弄阴晴。碧落浪翻银。

涌上江鳞。一庭春色不分明。

安得好风吹散也,依旧冰轮。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蝶恋花(其一)癸丑春日将归洞庭,闺中诸姊妹投赠诗词以为祖饯之意,予亦悲感交集,谱此以别

小劫红羊期已满。扰扰尘喧,乌兔飞如箭。

往日若多来日短。眉峰深锁何曾展。

从今省识东君面。卷起重帘,为有双飞燕。

桃李秾华才到眼。此情不比寻常见。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二)癸丑春日将归洞庭,闺中诸姊妹投赠诗词以为祖饯之意,予亦悲感交集,谱此以别

世味炎凉参已透。一树垂垂,绿遍河堤柳。

放眼静看人太瘦。吟魂怕绕屏山岫。

枝上杜鹃啼已久。催得人归,只恐人归后。

山影自怜非似旧。黄昏泪落抛红豆。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三)癸丑春日将归洞庭,闺中诸姊妹投赠诗词以为祖饯之意,予亦悲感交集,谱此以别

小院重门深锁紧。秋月春花,消得闲愁闷。

道是闷愁消得尽。那知对景添长恨。

昨夜东风来衮衮。墙角梅花,特报春来信。

只恐韶华真一瞬。此情脉脉萦方寸。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