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恶口深乖礼,条中却没文。
若能不骂詈,即便是贤人。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题阙》系列之四十六。王梵志是唐代一位著名的民间诗人,他的作品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哲理。
诗中“恶口深乖礼,条中却没文”两句,直指人性中的缺点——恶言相向,违背了礼仪之道,也缺乏文化的教养。“若能不骂詈,即便是贤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人们应该摒弃粗鲁言语,追求高尚品德的期望。整首诗简洁明快,寓教于乐,体现了王梵志诗歌的特点:贴近生活,富含哲理,旨在引导人们向善向上。
不详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见贵当须避,知强远利他。
高飞能去纲,岂得值低罗。
结交须择善,非识莫与心。
若知管鲍志,还共不分金。
恶人相远离,善者近相知。
纵使天无雨,阴云自润衣。
有德之心下,无才意即高。
但看行滥物,若个是坚牢。